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风挽裳谢九千岁休弃之恩 (第2/3页)
“谢太后。”她谢恩,缓缓站起。 然后,只见太后放下手上的孔雀翎,在宫女的搀扶下迈着徐徐的步伐走下高位,雍容高贵地站在她面前,目光凌厉*人地打量着她。 她没有慌,只是略略低垂着脸,镇定自若地任由那道毒蛇般的目光打量。 虽不知太后今日召她入宫所为何事,但她会小心应对每一步的。 也许,体会一把他这些年来的如履薄冰也是不错的。 太后见到她没有一丝慌乱,满意地笑了,转身走出大殿,“哀家就欣赏你这种临危不乱的性子。” “谢太后夸赞。”风挽裳跟在身后,冷静地回话。 走出凤鸾宫,外边就是花团锦簇的花园。 太后带着她往那条视野通透的藤蔓茶廊走去。 廊顶上爬满了藤蔓,阳光从缝隙中渗透下来,光影斑驳。 太后在在白玉桌前坐下,宫女太监立即奉上香茗茶点。 太后轻轻拨着茶盖,浅啜几口后,抬眸,“说吧,你原来怀的那孩子是谁的?” 闻言,风挽裳心下一颤,镇定地蹲跪下去,“启禀太后,是民妇一念之差怀上的,这几年来,民妇一人孤苦伶仃,想到自己嫁了个太监,这辈子都无法再有为人母的机会了,所以……,还请太后恕罪。” 她低着头,难以启齿的模样。 她万万没有想到太后今日召她来,是要问她孩子的事,难不成太后还一直怀疑自己的孩子是萧璟棠的吗? “你这样聪明的女人会做出那种事?要知道你嫁的可不是一般太监。”太后微微挑眉,看向她。 “民妇知晓此举伤风败俗,不知羞耻,更知晓此事若是让九千岁知道会很严重,但到底是敌不过想要为人母的心,想要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只可惜……孩子最后还是没保住。”风挽裳说着,神情戚戚然,脸上流露出失去至亲的沉痛。 见她如此,到底是同为女人,再强硬的太后也还是不由得感同身受。 “起来吧。“她起身离座,缓缓看向外边的各色花卉,想起那个已经逝去的她的唯一一个女儿。 “母亲这个身份确实很神奇,哀家站在一个人母的位置上,为了让她活着也没少费心,到最后却也是因为孩子死掉。” 听到太后这样说,再悄悄看太后哀伤的侧脸,风挽裳更加肯定,太后对大长公主这个女儿确实是付出过作为母亲的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遗憾、悲伤。 “请太后节哀。”她淡淡地说着场面话。 太后扭头看向她,“哀家倒是挺欣赏你这一点的,看似柔弱如花,却是敢想敢做,敢为自己争取,若你为男儿身,而今必定是我国之栋梁。” 风挽裳还是不骄不躁,不疾不徐地微微低头,“谢太后谬赞,若太后有需要民妇效劳的地方,民妇竭尽全力。” “你而今也担着皇家舞坊的责任,也算是为哀家,为国家效劳了。还有,而今你也算是我国之舞官了,无需再‘民妇、民妇’的自称。” “……挽裳明白。”风挽裳谨慎地想了下,才这般更改。 太后满意地点头,“以后没事就入宫来陪哀家说说话吧。” “承蒙太后不嫌弃挽裳身上种种劣迹,挽裳一定会的。” “说到底,你之前的悲惨还是因哀家而起。”太后看向她的右手,响起那日雪天里被烙上烙印的女子。 再看而今的她,虽还是一样的柔柔弱弱,但是看起来多了几分坚韧和不屈。 若当初她是随波逐流,那而今的她便是逆流而上了。 “若没有当初的事,也不会有而今的风挽裳。”风挽裳低头,淡淡地回答。 太后对她的回答很满意,“走吧,陪哀家走走。” “挽裳遵旨。”风挽裳躬身,让路,然后跟在身后走。 凤鸾宫的小花园说小也不小,假山奇石,亭台水榭,应有尽有。 所谓的小,就是跟御花园不能比而已。 正值盛夏,花园里百花绽放,姹紫嫣红,即使在炎炎夏日下,也是争芳斗艳。 但是,很快,风挽裳发现,太后这个所谓的‘走走’是走进一条密道里。 假山后,是一条不知通完何处的密道。 跟在太后身后的她,心下大惊,忽然想起在出事以前与小皇帝走过的那条密道,听到过的那些谈话。 这条密道莫不是…… 对了! 顾玦身上的心碎是否解了? 他未去西凉之前两人一直在闹不愉快,她也没去关心。 他回来之后一直都没机会知晓,之后更没机会问了。 密道很黑,但是前后都有人提灯照着。 想到这条路通往的是哪里,风挽裳心里有些惴惴不安,这太后在跟她谈了一番后,又突然立即带她走上一条这样的密道,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先前,她为了防着顾玦,甚至为了更好的控制顾玦,而打算让子冉服下心碎之毒,最后是他服下,后来,他去西凉,太后恐他生异心,又将昏迷不醒的子冉接入宫作为人质。 该不会,太后也想以同样的手段来控制她? 若真是这样,她倒是不怕,毕竟她也只剩半年的活日了,而今的她,能拿她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