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2/2页)
,例如裴寂、唐俭、武士彟等人必然会十分震动。至于尹羽翼,此人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而秦王一向护短,动尹羽翼,就等于在打他的脸,更会引起大唐朝廷的震动。 思前想后,李建成终于还是决定将此事先压下来,他吩咐薛万钧,此事要严格保密,同时,他让薛万钧密切关注尹羽翼、殷开山、刘弘基等人的动静,一旦有任何的异变,随时来报,李建成要将存在的危险随时扼杀。 冬日迅速过去,天气回暖,河水逐渐解冻,一艘艘的船只在两淮大地的运河上行驶着。如此多的粮船,自然引起了官府的注意。曾经有当地官员派兵上船视察,但马周拿出了官府的文书,当地官员只得无奈而退。 马周就这样,一路十分顺利地抵达了大梁,再有一两日路程,就能进入荥阳郡。王雨萝暗中将一路上的消息传回,王世充得到消息,大为喜悦。马周送来的粮食,可是救命粮食,千万不能出事。 两日后,马周带着二十五艘粮船进入了洛阳地界,从大河进入了洛水。王世充得到消息,立刻带着太子王玄应、陈王段达等人在洛水码头等待着。响午时分,马周带着粮船进入了王世充的视线中。 直到此时此刻,王世充的一颗心才逐渐放下,他看着密密麻麻的粮船,喜不自胜。又等了半个时辰,粮船这才在码头停下,马周带着王雨萝匆匆走下。 “陛下,马周幸不辱命”马周一抱拳。 “呵呵,马先生一路辛苦了”王世充笑着,微微点头,一旁王玄应会意,大步走了。 马周微微一愣,王世充却呵呵一笑,道:“马先生,一路辛苦。朕已经备下了酒宴,为马先生接风洗尘” “陛下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我不敢居功。”马周笑着,不时地看着王雨萝。 “马先生,不知道秧苗是否取到”王世充最关心的是这个,粮食终究会吃完,但有了秧苗,就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 “陛下放心,我已经准备五万株秧苗,就在这主船上,还请陛下一观。”马周恭敬地说道。 王世充瞟了一眼王雨萝,见她微微点头,王世充放心了,他故作大方,一挥手,道:“马先生,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reads;。朕既然敢让马先生运送秧苗,就不会担心有事。”说着,王世充很是豪放地哈哈大笑了几声。 这厢边,王玄应选择了中间的一艘粮船,他带着人冲上了粮船,在米袋前停下,抽出了横刀,狠狠地了米袋之中,搅了几下,拔出横刀,米粒哗哗落下。王玄应捧起了白花花的大米,眼中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都四处看看,是不是都装满了大米”王玄应喝道。 “喏”几名士兵分散开来,纷纷将横刀插入米袋,大粒大粒的米粒掉落在地上,发出一连串的响声,让人欣喜万分。 “换一条船”王玄应说道,带着一群武士匆匆走下,又换了一条船。 此王世充正在和马周等人聊着,王玄应匆匆跑了回来,他冲着王世充微微点头,示意已经检查过,粮食没有问题,不存在任何的弄虚作假的情况。王世充颔首,明白计划已成,这些船上的,都是粮食无疑。想到此,王世充摆摆手,道:“马先生,请” “陛下,请”马周说道。 一行人朝着皇城走去,而太子王玄应则留了下来,监督士兵将粮食运送回含嘉仓,作为战略物资,储备起来。 马周这一次还带来了十几名江东的农夫,他们熟悉水稻的种植,王世充立刻让他们带着大郑朝廷的农夫种植水稻。虽然水稻的产量很高,但这些都是听说,王世充在没有确定之前,根本不敢让大郑的百姓全部种植水稻。 水稻大多是官田所种,王世充利用以工代赈的机会,让大量的灾民为他种植水稻,只用了短短的十余日,五万株水稻就全部插好。王世充就像一个初生的小孩,对水稻有着新奇之感,他几乎每一天都会去官田看水稻的长势,同时,与马周、农夫等人交流。河南郡靠近大河,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缺乏水的问题并不存在,唯一考虑的是光热的问题。王世充与农夫聊了半响,不由暗中妒忌起来,当初他是江都通守,握有兵权,如果当初他占据的是江都,就能种植水稻,拥有足够的粮食。王世充叹息了几声之后,对这十余名农夫大加赏赐,农夫得到奖赏,纷纷大悦,表示愿意为王世充效力。王世充看着稻田里生长的颇为茂盛的秧苗,满意而回,如今的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