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市 (第2/2页)
来:“十年前,老董事长不是已经决定张氏不再上市了吗?” 没有汪总和李霞的大力“合作”,老爷子怎么会下这样的决定?云溪连想都不用想,几乎都可以猜到当时碍于人情世故,众股东又百般抵制上市时,她外公蹙起的眉头。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愿意上市,首当其冲,公司保守派股东就会是抵制派最坚实的盾牌。 先不提,上市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就算孤注一掷,也不一定可以上市成功。 即便是一击即中,成功上市,之后的问题才是真正让他们头大的问题。 上市公司首先就需要对持有公司股份的持股者负责,在提高透明管理的同时,所有的灰色收入都成了绝缘体,其次,定期需要把公司的资料通知股份持有者,股东的权利大大折减的同时,还要承担着公司会被巨头恶意控股的危险。 从“守成”这一方面来说,任何握有财富钥匙的人,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当年,她外公年事已高,又考虑到公司内部诸多因素,才不得不放弃上市的打算。 只是,于她来说,上市才是她接手张氏的开始。 从根源将家族企业的弊端剔除,才能将公司真正引上正轨。 她没那么多的时间浪费,要么就不动手,要动就摧古拉朽地一次性解决! “各位伯伯都应该知道,公司资产将近百亿,在民营企业中算得上不错。只是,大家看到昨天李副总的账本也该发现,这两年公司的管理漏洞百出,上市,并不是为了分流大家的股权,相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经济回馈,通过发行股票来增加资本,进一步扩大投资,增大公司的规模和业务才是我的目的。” 所有人闷着声,不答。 上市的好处,在座的自然都懂。 把公司的一部股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他们一起承担风险,好比他们原本是100%持有,赔了就赔100,可如果上市之后是50%持有,你们就只赔50。 资产流动性也随即提高,最现实的当然还是直接脱离了银行的控制,融资灵活性极大。 可是,相比于上市之后的诸多问题,他们更宁愿就这样原地不动,选出一个看得过去的总经理或是副总,将现在的分红保持下去。 冷氏的六人看出他们的打算,没有吭声。 守成固然重要,但是缺少了挑战新目标的好胜心,一个公司就只能渐渐走向衰败。这是很多著名企业渐渐走向解散的主要原因。 六人对七人,见解不同,表情自然截然相反。就像是一条银河,少壮派和保守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云溪仰靠在皮椅上,指尖轻轻地点了点桌面,所有人回头看来:“需要我这个小辈给各位伯伯再提醒一点吗?公司实力的增加和你们收益的增加绝对是正比,高风险才有高回报。现在你们的收入或许十分可观,可是,十年后,二十年后,到你们的儿子、孙子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你们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传授,没有雄厚得够他们一辈子坐吃山空的财富,到时候,你们只会后悔现在的目光短浅。” ……。 室内的温度似乎一下子升高了很多,六个股东的脸竟同时地沉了沉……。 “董事长执意要这么做?”良久,一个股东站起来,淡淡地询问。 云溪笑:“我不喜欢固步自封,既然有博弈的能力,我就要把公司带到更高的位子。” 只是,另一个要上市的原因,她不会告诉任何人。 无人看到处,她的唇角冷冷地扬起一个弧度……。 “如果我们都不同意呢?”有人谨慎地提出想法。 云溪慢慢地抬头,微微侧身,对着众人:“昨天我说的国家公司法第104条还没有说完,需要我继续吗?” 六个股东顿时一僵。 他们都是懂商的人,谁都清楚,104条法规后半条。 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冷云溪现在手握汪总的百分之十五,再加上她自己的百分之六十…… 他们和她的股份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她来征询意见,说句好听话,不过是给他们面子,走个流程而已。 他们却真的忘了处境,竟然不知不觉间,犯了汪荣华一样的错。 有人冷笑,大势已去,挣扎也不过是徒劳。 有人却忍不住仔细地看向云溪,心中一个声音越来越强。 胆魄,见识,能力,无人可比,这样一个十八岁的董事长只怕比见惯了商场腥风血雨的老狐狸来得更可怕。 名扬上海自是肯定,只怕从今而后,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才是真正的贵不可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