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之黄金屋_第60章 一段番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一段番外 (第3/4页)

坐在他们身边的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

    在这场血雨腥风中,宋新宇的小女儿出生了。她一出生,就受到了来自扶桑上层社会所有人的漠视。谁让她的出生带来了死亡。

    尤其是皇太子,每当看到这个小女孩,都会想到那晚痛失所有子嗣的情景。

    刺杀的线索被直接丢到了亲王的对头家里。因为毫无防备,正好人赃并获。就算是死不承认,也关系。有赃物在,又有莫名其妙跑出来的忠仆,主动替主人顶罪赴死的。刺杀的人直接死在了那场爆炸里。而没有死在那里的另一个备选人,也死在了为主人顶罪后的自杀中。百口莫辩下,鹰派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为了最后的目的,宋新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同志们舍身赴死,而如此残忍的计划却是宋新宇主张和提出的。将自己的同志推出去。他的心,如刀绞一般疼痛。每一次呼吸,他都仿佛要窒息一样。他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只为了让带着一丝凉意的氧气,减少那股灼伤的热。

    他们是谁,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永远也不会再有人提起。英雄无名。这一刻,宋新宇的心是茫然的,他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不对,他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今后还会不会发生。

    可他知道,他没的选择。只因为华夏在他的身后。那是母亲一般的祖国呀。他不守护谁来守护。他,只能一直往前。哪怕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也不能后退半步。

    其实以两个人的死亡换取扶桑大半重要人士的死伤,其实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这是一场改变扶桑历史和格局的刺杀。他给华夏争取了站立起来的时间。也给扶桑的未来带来了一位热爱和平的天皇。

    扶桑的自大,自古有之。而这一场刺杀在准备充分,时间把握准确的时候,再加上宋新宇里应外和,暗中相助。这才进行的异常顺利,不然缺了哪一个,都将功亏一篑。

    华夏常说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在这里同样有效。或者说,效果更好

    也许是出于皇室对宋新宇这个华夏女婿的轻视和不上心,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过此事会跟华夏或是宋新宇有关。

    华夏太弱,弱到了连蝼蚁都可以挑衅的地步。就算是民国了,那根基依旧摆在那里。没有人相信连国内还没有摆平的华夏,这时会跑到扶桑掺和一脚。

    更何况,以他们对华夏人的了解,华夏人从骨子里就带着一种清高,对他人家事,他国内政,从来都是不管不问的。所以在扶桑人的心理,这件事情,华夏是最不可能出手的。

    因此这让做好准备的宋新宇着实松了一口气。

    皇太子如果即位成为天皇后,没有了子嗣,那么他就要在最亲近的血缘里寻找继承人。但现在皇太子却很有可能省下这一步,也许皇位真的再一次与太子失之臂。别管是谁家的太子,别家的皇位了。

    从有儿子到一个儿子都没有留下。皇太子的太子之位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个花甲老人,其实是扶桑为数不多的和平主义者。可谁让他的四个儿子皆是鹰派的支持者呢。

    有时候,牺牲无辜人的幸福,只是为了个最重要的那个目的。其实才是最残忍的。皇太子如此,历史中的华夏更是如此。

    事情很快的平息了下去,宋新宇一边教导明石,一边时不时的便会让明石去皇太子那里拜访。刷刷感情分,有利于明石得到皇太子一系的支持。

    刺杀成功了,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如何教导明石亲近华夏。如何成为和平主义的拥护者。这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将亲王推向皇太子的宝座。不然这切都是无谓的牺牲,白费功夫罢了。

    事情倒是比宋新宇想的更简单一些,现任天皇毕竟年纪大了,听到了这件事情后,身体更加的不好。在经过深思熟虑,和接受了皇太子的意见后,正式的将亲王,宋新宇的便宜老岳丈命名为新任皇太子,而皇太子却被封了迦翼亲王兼摄政王。

    天皇也知道自己的小儿子是个什么德性,在政事上,也没有什么建树。但守城却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才封了原皇太子为摄政王。一为辅佐,二来便是教导一下明石为君之道。

    不是天皇不想选择别人,只是别人若是真的成了下任天皇,他的长子和小儿子的生活,将彻底被改变。一个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子的长子亲王,一个是原皇太子的嫡亲弟弟,两人早就是是新任天皇的眼中钉了。

    做为一个天皇,他同时也是个老父亲,只有选了小儿子做亲王,其他的儿子才能消停下来,而他的长子和小儿子也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事情一件一件都在往好的的发展上走,在明石十六岁以后,无论是父亲还是伯父都陆续过逝。这也让他对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亲姐夫更好的信任和依赖。

    即使他的姐夫是个华夏人。

    而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下,明石对华夏也充满了感情。那是他姐夫的故国家乡。那是一个神奇而又古老的国度。那里正欣欣向荣的高速发展着。

    也是在这个时候,华夏的留学生以及务工人员大量的进入劳动力紧张的扶桑。

    而扶桑为什么劳动力紧张,归根究底,还是前些年,身在美国的霍克利夫人陆续在美国各洲办了几家工厂。因此曾特意派船下扶桑进行招工。

    由于开的薪水高,待遇也好。很多的扶桑人都愿意过去工作。家里倒是留下了很多的妇孺。这样的事情,让扶桑鹰派的主要领导人非常生气。本来,他还想着增大军队配额,扩大两个军师团。现在确只能干瞪眼了。

    当他为这一件事和年少的天皇掰扯时,他没有想到年少的天皇并不支持加大军队的开支。只因为他们的小天皇认为现在扶桑的军队已经足够自保了。没有必要再加大开支,给国家增添更多的费用预算。

    国家的钱,应该更多的用在建设上。经济发展才是强国根本。发展本国经济,欢迎各国的商人来扶桑办厂,增加国民的工作机会,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