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小郡主_第十八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 (第3/4页)

看大嫂子,比那天更俊了几分。”

    “胡闹!”大长公主笑着呵斥,“长嫂如母,以后可不许这样跟你大嫂子说话。”

    韩芊忙站起来答应:“是,女儿记住啦。”

    顾氏上前笑道:“大长公主言重了,郡主天真烂漫,心底无私,她是跟妾身亲近才肯说玩笑话的。”

    “你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这丫头从小被我惯坏了,总是没大没小的。”大长公主笑着瞪了韩芊一眼。

    “好了,开始吧。”韩熵戟微笑道。

    旁边有丫鬟端着托盘上来,顾氏忙整理了衣襟上前去,端起茶盏跪在锦垫上,双手把茶捧到韩熵戟面前,恭敬地说道:“请侯爷用茶。愿侯爷福寿安康,万事顺意。”

    韩熵戟接过茶来,微笑的说了一声:“好。”然后喝了一口茶,朝着身旁摆摆手,一个老嬷嬷把手里的托盘送到顾氏面前。

    顾氏身后的丫鬟接过来给顾氏看,托盘上是两本册子。顾氏猜测那可能是店铺的契约,遂没有多说,只又磕了个头向老侯爷道谢。然后给大长公主敬茶。

    大长公主喝过茶后也朝着身后摆摆手,有嬷嬷送上托盘,里面是一整套的翡翠首饰:玉簪,耳坠,手镯,戒指。那成色水头儿绝非凡品,顾氏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套首饰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

    顾氏的丫鬟接了,顾氏再次磕头谢过大长公主。

    之后便是妯娌姊妹之间互相见礼,大家也只是福个万福礼,各自叫一声嫂子或者meimei,大家握手笑一笑也就好了。

    “钧儿,锦儿,给你们的母亲敬茶。”大长公主吩咐道。

    韩钧拉着韩锦走到顾氏跟前,顾氏端坐在椅子上含笑看着这对兄妹。旁边有丫鬟拿了锦垫放在地上。

    “钧儿(锦儿)给母亲请安。”韩钧拉着韩锦在锦垫上跪下去。

    有丫鬟端了托盘过来,上面是顾氏给韩钧兄妹准备的见面礼。

    韩钧的是一套文房用具,一方端砚,两块徽墨,四只湖笔以及一对黄玉章料。

    因为早就知道韩建元的原配有一子一女,所以顾家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进门后看别人的眼色,早就精心准备了给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就韩钧的这几样东西,随便拿出一件来都是珍品,千金难求。

    “谢母亲。”韩钧再次朝顾氏躬身行礼。

    “快起来吧。”顾氏伸手把韩钧拉起身。

    丫鬟另把韩锦的见面礼送上:一对碧玉手环,一对碧玉耳坠,一对赤金镶宝石的发钗,一条由一百零八颗花生仁大小的紫珠串成的项链。

    这几样见面礼不可谓不贵重,然而韩锦看都没看一眼,只磕了个头,连句谢谢也没说。

    韩建元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顾氏却没事儿人一样伸手拉起韩锦,微笑道:“快起来吧。”

    韩锦起身,用力把自己的手抽出去,冷着脸站到了大长公主身后。韩建元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顾氏已经笑着站了起来,朝着大长公主一福身,微笑道:“时候不早了,侯爷和大长公主该饿了吧,不如传早膳?”

    大长公主微笑道:“不错,传膳吧。”

    一时早膳摆上来,大长公主和忠毅候双双入座,韩芊坐在忠毅候身旁,韩锦便坐在了大长公主身旁。其他兄弟几个都在对面落座,顾氏立在一旁服侍,封氏和卫恬恬也都不方便入座。

    大长公主朝着顾氏招招手,笑道:“你们都坐吧,服侍伺候的事儿都交给丫鬟们。”

    顾氏不敢,忙福身推辞。

    忠毅候又道:“规矩也不在这些明面上。都入座吧。”

    顾氏又看韩建元,韩建元点了点头,她才入座。

    封氏叫奶娘把女儿韩钰抱去一旁单独喂饭,自己也拉着卫恬恬的手入座。

    大长公主看看在座的儿子媳妇们,又叹道:“你们兄弟三人,这会儿只有老二还在战场。过几天老大也要回军中去,只这几日的工夫,所以今日在家里休息一天,中午见见你们大伯和二伯。明日便回一趟姚府,建元你也去拜见一下你的岳父大人。你们新婚燕尔,纵然儿女情长,但还是要以国家大义为重。”

    韩建元起身答应着。顾氏也忙起身应道:“媳妇谨记大长公主教诲。”

    大长公主抬了抬手说道:“好啦,我上了年纪,总是爱唠叨几句,你们都坐吧,吃饭。”

    韩建元和顾氏方又坐下,一家人开始吃饭。

    饭后,顾氏又陪在大长公主跟前说话儿,忠毅候身体撑不住便先回房歇着去了。

    韩锦也说还有功课没做,起身告辞,大长公主慈祥的笑道:“功课也没什么要紧的,你且等一等,本宫还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韩锦只得站在那里等着。

    大长公主又对顾氏说道:“锦儿呢,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极小的时候就很懂事。我记得那时她只有两岁吧?本宫不知因为什么事情心里烦躁的很,一时忘了她一个小孩子在旁边,就训斥了跟前的丫鬟两句,这孩子就跑到本宫跟前来,抱着本宫的腿劝本宫:祖母不要生气,锦儿最听你的话了。”

    一听这话,封氏和卫恬恬都笑了。顾氏也笑着感慨:“果然是乖巧伶俐讨人疼的孩子。”

    大长公主又爱怜的看了一眼韩锦,叹道:“这孩子命苦,她娘早早的撒手去了,我有老迈不堪,你两个弟妹也各有各的一摊子事儿,我们都有心照顾好她,却又都有心无力。如今你来了,本宫瞧着你也是个妥当周全的人儿,本宫便可把她交给你照应了。”

    顾氏忙起身应道:“此乃媳妇的本分,请大长公主放心,媳妇已经会尽心尽力照顾钧儿和锦儿的。只是媳妇年轻,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少不了请大长公主教导,只求大长公主被嫌媳妇笨拙就是媳妇的造化了。”

    “你能尽心尽力的待他们,本宫就放心了。”大长公主说着,又看向韩钧和韩锦,“你们两个要敬重你们的母亲。要听她的教导,不可忤逆了她,否则便是不孝。明白吗?”

    韩钧拱手应道:“孙儿禁忌祖母教诲。”

    韩锦不敢再甩脸色给顾氏看,只得福身应了一声:“是,锦儿记住了,以后会尊敬继母,听她教诲的。请祖母放心。”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好了!本宫也累了,你们各自有事的都去忙你们的去,我这里不用伺候了。”

    众人都起身行礼告退,封氏临走之前又叮嘱了大长公主跟前的丫头们一些琐事,方带着女儿离去。

    韩锦回到自己房里,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把手里的帕子一甩,转身靠在榻上面向里不说话。

    周平家的进来见这般,因问画眉:“姑娘是怎么了?”

    画眉摇了摇头没说话。周平家的便凑到韩锦跟前,笑道:“姑娘可是闷了?不如去园子里走走,散散心也好。”

    韩锦没好气的哼道:“一早起来就听祖母训诫了一大堆的道理,我还是乖乖在屋里静思己过吧,还出去跑什么。”

    “唉!大长公主倒是一心为姑娘好的,姑娘也要体谅。”周平家的劝道。

    韩锦忽的一下坐起来,冷笑道:“祖母疼我,我自然知道。只是不喜欢看那些人假惺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世子爷才三十多岁,这样的事情不过是早晚罢了。姑娘要自己想开些,以后安静的过自己的日子,家里有这么多人看着,她也不会把咱们怎么样。”周平家的劝道。

    “走着看罢咧!”韩锦哼道。

    “姑娘若是心里不痛快,可想办法出去走走。”周平家的又劝。

    韩锦没好气的反问:“能去哪里?去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