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话国战  (第1/1页)
    苏铭几人在养伤期间,贾祀道每天都会过来给他们讲解一些国战常识。    首先,自然是从国战的历史渊源说起。    但是,贾先生觉得既然讲到了历史,不妨说的细一点。    有些东西需要博闻强识,更需要时间来积累去消化。    说的文艺一点,便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荒古时期过于久远,几无文字记载,姑且不论。    太古则是指三皇五帝至夏朝覆灭这段时期,历经千年。    文字伊始,民智渐开。    在此基础之上,到了远古时期的商朝,五百年的国祚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甲骨文体。    后面上古时期的大周天朝存世时间稍长,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时间,拥有成熟的甲骨文和金文(钟鼎文)。    这个时代一直备受后人推崇,包括儒家首圣在内的诸多圣人,无一吝啬盛赞,很多著作的论点皆以尊古效古为核心,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个人的憧憬与向往之情。    接着的中古战国千年,最易让人思潮涌动,浮想联翩,神往不已。    其时,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千圣并世,万学流源,辉耀后世。    现今虽也不乏百花齐放的盛况,甚至可以直言其规模早已远远超出战国时代。    但是跻身金字塔尖的圣人却几近绝迹了。    谁也不清楚现在各家各派究竟还有多少位圣人存世,反正各国肯定都有几位坐镇。    至于,性子孤僻或是一心求道的大隐士,也是大有人在。    近古时期你们都比较熟悉了,即神洲公历元年至今日今时今刻。    时迁岁易,人族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倒退,无从考证。    之所以如此说,一个是因为你们都听说过的末法时代。    跨度极长,横贯荒古至中古,很多残本古籍上都有提及。    著书者的观点大致都是灵气枯竭、天象混沌、修行倍艰,可偏偏有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认为我们人族的整体资质在逐步下降。    另一个便是族群说。    现存的孤本珍籍可以考证,荒古至太古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除却人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族群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惊人。    部分族群的繁衍速度简直让人族望尘莫及。    与此有关的传说很多,有一个版本是大家较为认同的。    可能是因为它还牵涉到另一个让世人为之癫狂、热忱经久不衰的秘闻——仙。    传说,荒古时期,有人白日举霞飞升!    美其名曰,羽化成仙。    据说,当日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空中祥云朵朵,层层叠叠,延绵铺展至天阙。    有霞光万道,九彩斑斓。    其间瑞兽万千,仙乐阵阵,响彻九霄,摄人心魄。    只见那人俊逸非凡,一袭白袍,大袖飘摇,凌空虚踱,步步生莲。    人们只能远远观望,因为就连圣人也无法靠近那片可能出现天门的区域。    最后,此人伴着缥缈仙音,与种种神异仙兽一同踏入穹顶,就此消失不见。    空余漫天彩霞,朵朵祥云,沁人馨香,经久不散。    飞升的具体位置无从考证,只知道当年那位踏天而去的仙长的举霞之地,在一块被大海所包围的大陆的东南方,曰赤县神洲。    可惜,天悠悠,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好在,地茫茫,代有才人,层出不穷。    人族的实力始终稳稳压制其附属族群各部。    只是,他们很快就无奈的发现,子孙后代的天赋并不像他们一般个个出众,很多人的资质实在差强人意。    人族整体趋势都在走下坡路。    前景堪忧。    直到人族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即三皇五帝的那个辉煌时代。    雄才大略的黄帝,高瞻远瞩,亲自敕令造字,发谕召集各族强者。    那时候,这些附属族群的智慧已然不低,很多种族早就心生警觉。    它们不愿坐以待毙。    于是,以蚩尤为首集结起来,企图同黄帝叫板,大谈条件。    人族担心遗祸后世,不肯退让,几番协商无果,双方就在涿鹿进行会战。    最终,自然是黄帝一方大获全胜。    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经此一役,这些族群各部的顶梁柱全被一股脑抽掉,不成气候了。    随后,但凡参战的种族均被挨个的屠戮一番,只余下些老弱病残驯服豢养,世代为奴,部分甚至择优充当血食。    同时,定期抽检,只要发现智慧出众天赋骇人的,一律无情抹杀。    如果说这个严酷的防范措施只能称之为不上台面的小把戏,那么造字实在是开创了千古之未有的壮举!    为了方便管制,造字的仓颉还将辖地残余各族统一划入妖族,并且逐一命名。    涿鹿大战时,还有个别种族不仅没有依附蚩尤,助纣为虐,反而倒戈相助黄帝,功劳着实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