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大凉  (第1/1页)
    ......    大凉王朝,皇宫。    李处则在批完手头上最后一份奏章,伸了伸懒腰,正要准备回寝宫休息。    一起身,就看到门外,由内侍拉来的整整三车文书,李处则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还有这么多?”    李处则只得颓然的,又瘫坐回了龙椅上。    “早知如此,朕就不该听窦平陵的话,晚两年亲政,至少还能再玩两年。”    李处则心头那个恨啊,他五岁登基,到今年,已经整整十六年了。    这十六年间,原来政事无大小,都是首辅刘光弼在cao持,他只负责玩。    有“七鹰卫”的保护,他可以想去哪玩就去玩,反正整个国家都是他的。    当然,要说玩了十六年,那倒还不至于。    至少在登基之初,他懵懵懂懂,还是让大臣们给逼得读了几年书。    每天醒来,看到的不是四书,就是五经,听到的不是孔圣人曰,就是孟圣人曰。    那段没有自由的日子,如今回忆起来,可还真是苦不堪言。    直至,他知道了自己手中的权力,知道了七鹰卫的存在。    七鹰卫,是每一任皇帝在位期间,倾注心血所培养的七个绝世强者。    这七个人,是他父皇留下来的,只有他一个人能调动。    打这起,他不甘屈服,觉得自己的命运,就该由自己掌握。    他把那些逼他读书的大臣们,一个一个的,都给下了狱,丢进天牢。    要不肯写一纸“臣不该逼帝王读书”的悔过书,这辈子就甭想出狱了。    就是写了,他还要看是不是够真诚,是不是真心悔改,要不然这刑,他还不给减。    有人看不过去了,站出来说了两句,还大骂他是昏君,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下来,李处则被打动了。    于是也把这个人给丢进了大牢。    麻烦来了。    这时他还不知道,这个骂他是昏君的人,名叫石中正,是一个巡城御史,官不大,只有六品。    按说这个级别,实在是有些不够看,就是不知道,这抓了也就抓了。    那些逼李处则读书的殿学士,哪个不是正一品,从一品的大官?    李处则把他们都给抓了,关起来,也不见得遇到什么麻烦。    可问题,这次他抓的这个巡城御史,是一个言官。    在大凉王朝整个的官僚体系,要说最难应付的,就是言官。    在百官中,言官这个群体,很特殊。    文不能提笔论国策,武不能上马退强敌,什么本事没有,做人做官,全凭一张嘴,也只有一张嘴。    对于言官们来说,他们什么都可以忍,唯一不能忍的,就是让他们把嘴闭上。    李处则把石中正给丢进监狱,在他们看来,就是让他们把嘴闭上。    这还了得?    皇帝都还没有亲政,这就已经是听不进去他们的谏言,这要是亲政了,岂非更不把他们当一回事?    这一时间,言官们一个接着一个交章弹劾,言辞亢直激烈,直指当今皇帝。    原来皇帝把那些殿学士们都给抓起来,言官们本来还不感冒,可这会,一个个都来冒死声援,跟着来规劝皇帝读书。    李处则这会最恨什么?    最恨的,就是任何想要逼他读书的人。    不管来的是谁,他都一律平等对待,上至一二品的殿学士,下至六七品的御史言官,有一个算一个,都给丢进大牢。    可事情还没有完。    最让李处则感到头疼的,还是言官带头掀起的舆论浪潮。    一时间,谁要不站出来说两句规劝皇帝读书的话,就仿佛成了一件政治不正确的事情。    很快,京城大牢,已经人满为患,而且随着大部分官员被抓,很多政事根本都找不到人来处理。    眼看着事情愈演愈烈,要一发不可收拾,李处则终于是感觉到怕了。    最后决定下令释放百官,而自己,则带着七鹰卫跑出了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