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十章、顽固的汉人 (第4/4页)
嗓子眼里灼热的直冒火。 “嘿嘿,余队官,马上就有水了,”刘小侯顺势起身,拿过余山手里的布袋,“这可是好东西,现在屯里也就大嘴哥他们有一个,” 来到山洞中央,找了块空地,麻利地刘小侯摘去布袋,取出一个短粗的小筒,从里面拿出了净水收集器,在石堆上展开了巨大的伞布。 众目睽睽之下,温凉滑腻的面料上,沿着一条条细细的肋线架条上,点点凝结出的小水滴,很快就变成了颗颗黄豆大的水珠。 “咦,”在不断响起的惊疑声下,当那一滴滴圆润的水滴汇成了细小水流,越聚越多无声地流入一个粗陶大碗的时候,已经围拢过来的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惊讶声不绝于耳。 “是水,有水了,”此时,不论是军士还是杂役,对这个巨大的伞状物,啧啧称奇。 很快,流水溢满了大碗,又是一个空碗换了上去。 “这玩意,百户叫的名字拗口,秦大嘴把它叫水伞,你看,不就是一个倒过来的伞嘛,”举着满满一碗水,刘道。 但是,大家伙的眼睛,早就盯在了碗上,没人在意他的骄傲;不过,秦大嘴随口命名的水伞,可是被山洞里军士杂役们,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痛快的一碗水下肚,余山在身边众人探寻的目光中,爽快地打了个饱嗝,咧着大嘴哈哈笑了,“好,好甜啊,真他娘的爽,” 至此,山洞不再是个死胡同了。 面色惨白的姚保良也被拉上了山洞,山上山下一番联系后,王猛和雷孝清商议了一会,决定不再上山。但是,黄汉祥还是下来,和他俩见了一面。 “黄总旗,临出发前,百户让我给你带句话,他说是杨先生在百户新婚那天告诉他的,”王猛和黄汉祥寒暄一阵后,郑重地说道。 “哦,说来听听,”黄汉祥此刻没了一个时辰前的焦躁,静下神来问道;旁边的雷孝清,也竖着耳朵不再说话。 “雏鹰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够翱翔九天,人生原本就是场盛大的战斗,草原边关荆棘丛生,若是将这些荆棘拔出,手上没有伤疤,反而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挠着头想了好半天,王猛这才说全了这句话。 杨天受的话,他和雷孝清都不大懂,但是黄汉祥思索片刻,眼睛里神采,却是愈发的旺盛。战死弟兄带给他的悲伤,散去了大半。 这句话,他会转述给余山和杜丁的。 有了山洞通向后山的通道,那留在山洞角落里军士的遗骸,也被安稳地吊放了下去,路途遥远,最后三人决定,还是安葬在那片矮树林里;他们的灵位,会送进石关屯土地庙的偏殿里供奉。 山洞里现在物资充足,又有了水源,抵挡鞑子的进攻不在话下,安顿好那片坟茔,插上简单的木牌后,黄汉祥返回了山洞。 王猛和雷孝清,带着军士整备骡马,也要退回草原了。 临走前,王猛把山上掉落的石块,捡起一个碗大的颠了颠,黑乎乎有些光泽,发现沉得厉害,遂收在了马鞍旁的袋子里;百户喜欢收集各种奇怪的石头,大家都知道。 雷孝清见状,干脆让军士四下里搜寻了一圈,捡拾了几袋乌沉乌沉的石头,绑在了驮马背上。 把驮马带来的粮食也送上了山洞,绳索被抽了上去,王猛和雷孝清带队返回,他们这两天肯定是绕道了,现在回去又不着急,仔细了开出一条便捷的小道,去草原上等待时机sao扰鞑子。 再说白龙湖山顶上,足足等了五、六天的千夫长塌狼瓦,几次派出举着铁盾的勇士,在山脊小道上一次次被凶猛的齐射火铳,打入两侧山涧。 火铳弹丸巨大的撞击力,一枚不行五枚齐射,鞑子兵再强壮,也会从铁盾后露出身形,那两杆猎枪也就找到了机会,受伤的勇士掉落下去的惨状,让塌狼瓦暴怒之下毫无办法。 气的头上冒烟的千夫长,恨恨地派出了自己的火铳手,没成想,对面眼尖的猎枪手,还不等鞑子火铳手登上山脊窄道,远远低就用猎枪招呼。 一百八十步射程的三眼火铳,和射程达五百步的猎枪对抗,阵型尚未摆好,鞑子火铳手已经伤了好几个。 再加上长三百步左右的山脊,躲在铁盾后推进的鞑子火铳手,只要稍露手脚,就能惹来精准的弹丸。 被集火射击的两杆猎枪,打得寸步难行的火铳手,草草打出了一次三连发后,见效果甚差,狈地退了回去。 “不是说山洞里没水吗,他们都不需要喝水?他们的火器弹丸怎地还那么多,”气急败坏地塌狼瓦,喝令手下连砍了那几个提供情报的牧民后,依旧是对攻打山洞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山下游弋的鞑子探马传来警讯,有两小股的汉人马队,在外围不断地sao扰警戒的骑兵,已经有十几名探马被火铳射杀。 远远看着那几乎是唾手可得的山洞,几辆马车也烧光了,光秃秃的湖畔,塌狼瓦现在连打制投石机的木料都找不到,只能恨恨地带领人马下山。 临走前,山上所有汉人剩下的帐篷、被褥等等日用品,能烧的能砸的,都被鞑子一顿怒火毁掉,就连从深坑里挖采出来的硝石也没放过,全部倒进了白龙湖。 但是白龙湖山上的汉人,塌狼瓦是深深地记下了,睚眦必报的千夫长,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的大亏。 这白龙湖下山的那条山道,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堵死了下山通道,饿也要把这些饿死在山上。 这些顽固的汉人,誓死不降的沉默,让一向瞧不起大明的塌狼瓦,心里有了点点的阴影。 一个净水收集器,也就是水伞,供应将近三百人饮用,虽然不堪负重,但也不再因水的问题垮了军心;守在山洞里的军士,眼见得鞑子人开始撤退,白龙湖那边烟火熊熊,赶忙报告了黄汉祥。 这个虽然只是旗官的兵头,在军士们的眼里,本来就比余山和杜丁声望高,现在更是大家心里的最高指挥官;没有他和那个杂役头目的一再坚持,大家现在已经都渴死在洞里了。 十几步的距离,往往能决定一群人的命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