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二章、夜宅外的弹壳 (第4/4页)
方善水,心里隐隐打开了一道缝隙,好像想明白了什么。如果是那位王爷手下内讧,祸及到了蒋杰,吕一刀下杀手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蒋杰投靠了黄家,而黄家在朝堂里的靠山,和那位王爷的外围官员不对付,这里面的事情,不对呀,突然间,方善水脑海里一亮,就觉得自己后背上的冷汗,刷刷地往下淌。 这个蒋杰,厉害啊,脚踩两只船,也不怕翻船淹死;现在好了,没淹死也残了。 吕一刀是谁的人,甘肃镇里的军地官员都很清楚,就连归属二十六个卫之一的宿卫扈从,也就是锦衣卫,掌假侦事之权,也不轻易得罪吕一刀;所以吕一刀才能在清风谷外逍遥自在,好在他也聪明,不过多招惹地方,只是在草原上劫掠,算是有些眼色。 皇家嫡系弄钱的路子很野,胆大包天手段百变,只要不是造反,哪个不长眼的敢于捅到天上,直达朝堂,最后的下场也极为惨烈,官场之人没人愿意把身家性命搭上,换取一钱不值的清誉;也许,清誉得不到,臭名远扬倒是被扣上了。 而黄家作为地头蛇,官场里关系纵横,那也不是好惹的主,没看内地各处设立的官店,到现在甘肃镇也没出现。当然,这里面也有王家和黄家的势力所在,方善水瞧得明白。 想到这里,方善水暗暗侥幸,好在自己没有莽撞地动手,一旦真的把西门萧夜抓进了锦衣卫所,自己这个锦衣卫百户的位置,或许就换上了他人。 当然,这种猜测他不会告诉任何人,那个大坑谁想跳就跳去吧,正好能试试里面的成色。 “来人,玛德,哪个在外面呐,”把桌上的铅弹划拉痰盂,捡了两个放进了信袋,方善水高声叫着,这玩意还是让镇抚司的人头疼去吧,富贵楼里的暗探,也必须马上撤出来。 他根本不知道,上月发出的密信,已经到了上直卫的亲军指挥使司,被有心人扣了下来。 石关屯,萧夜在小院里练过两趟刀法后,大汗淋漓地收刀入鞘,把腰刀扔给亲卫,拿着毛巾擦着脖子上的汗水。 王梓良来的很早,看着百户晨练过后,上前把一杯热茶递上,笑吟吟地恭喜道,“贺喜百户,蒋贼伏诛,命丧当场,” 田家信息很快,后山工坊里王梓良埋下的暗线,自然把田房俊得到的消息,立马转到了石关屯,前后差不了两个时辰。 “恩,知道了,恶人自有恶人磨,他活该如此,”说着话,萧夜琢磨着不对味,娘的,自己哪里是恶人,除恶务尽,应该是好人吧。 “呵呵,百户谦逊了,你可不是恶人,”王梓良赶忙摇头,收留遭遇雪灾的猎户,抵抗蝗虫般的鞑子,对手下军士看若弟兄,不喜钱色,足以是个好百户了。 萧夜的鞭子,只是在练兵场上才扬起,被他抽打喝骂的军士,知道是为他们好,是为了和鞑子拼斗时能活下来;否则伙房里大锅的麦饭rou食,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丰厚的粮饷从哪里来。 平日里,萧夜和亲卫、军士在一起,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和和气气地就像邻家的同龄人,摆起官腔那就是有正事了。 跟着百户慢慢走出小院,两人上到了堡墙上,看着天际跃起熏黄的金乌,聊着老羊口屯堡的事。 “咔、咔、咔”堡墙门口,一队军士在左石的带领下,全副武装,正背着步枪向练兵场跑去。 “哦,对了百户,三省兄我看他在屋里,还在看书?”看到在堡墙四周游动的亲卫,王梓良突然想起辛濡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自然很是关心新来的同僚。 “想不到,三省兄是个倔脾气,那本书你抄写了一份,就放在书桌上,他昨晚看见了,到现在还没放下,挑灯夜读啊,”萧夜摇摇头,就没见过如此拼命的书生,熬夜熬到了现在,叫他人家也不搭理。 “生员嘛,心高气傲的,”嘴里讪讪地说了半句,随即打住了,王梓良想起辛秀才被夺了功名的事,也就不愿再说了,自己何尝不是苦命的主。 没在意王梓良的心思,萧夜看着山下淡淡的雾气,沉声说道,“秦旗官回来后,你找他商议,以猎人队为主,暗选精干军士,组建一支旗队,绰号夜枭,归属亲卫队管辖,专事绞杀内贼,” 萧夜口中的内贼,王梓良明白,那就是蒋杰、吕一刀之流,这些敢于对萧夜出手的官贼,不彻底清除,石关屯、老羊口屯子,难有安生之日。 毕竟,萧夜面对最大的对手,还是蒙古鞑子,没有太多的精力应对背后的尖刀。 “是,百户,”王梓良犹豫一下,拱手应道,这支所谓的夜枭,他只有组建时的建议权,但一旦建成,不消说,百户所房间里那位还在读书的秀才,就是它的指挥者了。 自己掌侦听之事,辛濡林兼管夜枭旗队,萧夜掌管各旗队军士,辛濡林是为百户幕僚,看来,百户对军权是一点也不愿懈怠。 脑海里思维急速旋转的王梓良,很快就理解了百户的打算,如果自己既有侦事,又握有武力,恐怕百户所的老人就有心思了,瓜田李下,时间长了难免被指摘。 “百户周全,是柳仁缺漏了”面色变换的王梓良,想通之后,很干脆地认错,惹得萧夜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膀直乐。 “想明白了?想明白就好,”萧夜场长吐了口闷气,“吕一刀,毁我永和屯,此事不解,我心难安,” “石关屯百户所,地势偏僻物资匮乏,如果能占据吕一刀之地,将来我等自保有余,草原上的鞑子亦可牵制,”仰望升起的朝阳,萧夜眼里精光闪现,这大胆的想法,他目前只能想想而已。 昨夜,追踪吕一刀的军士已经返回,动手的时机就要到了。 王梓良笑着点点头,陪在百户身侧,但内心里如何想法,萧夜不得而知,他要是知晓这个书生心里对官府的怨恨,恐怕就不会这么自在了。 就是那个还在研看《战争论》的辛濡林,现在对官府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反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