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三章、石家商铺 (第2/3页)
钱物,” 百户所亲卫队马上面临着人手不足了,亥旗队代旗官调去五人,家卫队再调去最少十五人,剩下的不足三十人了,萧夜发愁的,还是人手,可以信赖的人手。 没办法,只能继续找黄汉祥要人了,那些从草原上解救回来的奴隶,在萧夜看来,远比内地过来的人可靠。 深夜,军士推着辛濡林回去休息了,王梓良磨磨唧唧拖到了后面,跟在萧夜身后去了甲字号磨坊。 墙上插着火把的磨坊里,萧夜仰看着面前出现的图案,冷声说道,“柳仁,你回去了,在亥旗队里,另建一个十人小队,是为影队,不必对外声张,专事勘察咱们的军士旗官,一旦发现异常,马上报本官,” “将来亥旗队扩大,影队亦可添加人手,如有机会,影队里的军士,发派到磨坊、那两个工坊区,甚或其他地方也可,” 萧夜身后,王梓良猛地一个机灵,“百户,难道是?” “你不必多虑,为防万一,本官不得不小心行事,”父亲的遭遇,让萧夜一直以来都在仔细着身边,但眼下军士越来越多,他能考虑的就是这么多了。 “影队只有勘察之权,无责拘拿一事,尽快收集人手吧,“漠然地说完,萧夜一挥手,不再理会身后之人。 “晓得,”王梓良微微一躬身,转身退出了磨坊,这才发现,贴身中衣里,又一次被冷汗浸湿。扫了眼站在磨坊门口的亲卫,他竟然有些恍惚了。 回去的路上,王梓良突然莫名地笑了,看来,百户对自己的信任,远比辛濡林来得多,影队,不就是那摸不见的影子嘛。 百善孝为先,萧夜不愿忤逆杨天受的想法,王梓良和辛濡林也说不出啥,他俩看得很清楚;但和辛濡林顺其自然想法不同的是,王梓良并不认为,百户规避那些官商的手法,到最后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商人,尤其是有了官家撑腰做靠山的商人,为了利润钱财,把良心踩在地上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为了白花花的银子,绞人性命者盈/满史书,他王梓良不也是一个倒霉蛋嘛。 所以,百户交给自己的任务,必须暗中尽快进行;黑暗中,在石板路上一拐一拐走着的王梓良,腰杆挺得笔直。 甲字号磨坊里,萧夜把画面中可以拿出的后装枪和弹丸物资,尽数取出;深夜,从地下室里搬运出几十个铁箱的亲卫,将铁箱绑到驮马背上捆扎结实,郝永良摔一旗军士,连夜押送去了马道石堡。 空空荡荡的地下室,萧夜留恋地看了几眼,扭身挑着灯笼,走上了台阶;这后面的日子里,他来的时间不会太多。百户所旁边的仓库里,那些货物也会转运到老羊口屯堡里。 十二月二十五,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就在辛濡林和王梓良,为了扩充手下,把主意都打在了黄汉祥身上的时候,萧夜带着亲卫,骑马来到了老羊口石堡。 石关屯里除了小六子率五个旗队留守,还有那些磨坊里的匠人,其他人会陆续住进老羊口屯堡。 亲卫马队环护的几辆马车里,萧夜的三个妻妾,还有财务账目,这次全部带走了;为了避嫌,萧夜的百户所,他必须坐镇其中。 开春后,杨天受的私塾,也要搬到老羊口屯堡。到那时,石关屯里明面上最高长官,就是胡适彪单独出面了。 虽然积雪消融,但处在山间风口位置上的老羊口石堡,气温还是低的溅水凝冰,田家半卖半送的转料、木料,已经在紧靠石堡外的空地上,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在石堡里修建了大半的石屋,到了开春后,剩下的就可以继续开工了;不过,和磨坊、军舍,以及家里有军士的人家住房比,商铺、匠户们的住房,萧夜是不会浪费太多灰泥的,砖瓦墙草棚顶房已经很不错了。 新年将近,热闹杂乱的石堡里,人流攒动,这里二百多户军户,绝大部分家里有人当了军士,还有一部分去了各处的工坊,辛苦下来一个月,口袋里除了买粮的钱,多少都会剩余些来;所以,来自各地的商贩,赶车拉马的,把不同的货物贩运到了这里,以图在年前多挣点。 这里距离两个工坊区不远,石堡外的三家商铺酒肆,虽然被鞑子sao扰过一番,灰泥修筑的房屋坚固,已经修缮完继续开张了。 石堡里两条十字交叉街道,划定的市坊区里,一排排墙面上灰泥未干的痕迹犹在,但早已经开张的商铺,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七八家大小不一的商铺杂货店,迎来了各军户、匠户储买年货的大好时间,在街道两侧的摊贩也占据了这条不长的街道。 “快来瞧瞧啊,田家商铺新到的农具,火口瓷实经久耐用,当场验看啦,” “王家窑口里出的瓷器,锅碗瓢盆种类齐全,” “都来闻闻啊,老薛家的烧酒,入口热一线,过年优惠啦,” “冰糖葫芦,又脆又甜的冰糖葫芦。” “赵家包子,皮薄馅多咬一口流油的赵家包子。” 走进不宽的街道中,萧夜就听到嘈杂的声音,其中叫卖声,喝喊声不绝于耳。 摆摊的,卖药材的,卖小吃的,也是应有尽有,热闹程度,远超萧夜的想象。商贩熙来利往,商机消息敏锐的程度可见一斑。 ...... 站在各家商铺门口的伙计们,大嗓门可是叫的热闹,吸引着前来购买年货的军户们。 进入堡门,走在有点泥泞的街道上,萧夜听着耳边嘈闹的声音,嘴角露出丝丝笑意;原本只是想着让田家商铺进来,没想到,其他商家鼻子灵的很,就是花钱买也要那些临街的门面,倒是让梅儿那里进了一笔余钱。 跟在百户身后的亲卫,牵着马缰绳,守在马车四周,眼睛溜溜地四下张望,插在怀里的右手随时可以拔出来。 巡街的一队役丁,挎着弯刀从人流中走过,一眼看见萧夜他们,赶忙上来给百户见礼,“百户大人,您回来了?” “哦,是啊,你认得本官?”萧夜应了一声,随即奇怪地问道;为首的役丁笑笑,“大人说笑了,您是咱们的百户,哪有不认得的道理,” “恩,你们左总旗呢?”萧夜脸上微微一热,沉声问道,心里却是暗自一紧;自己还是下意识地把石关屯看成了地盘,这里却是疏忽了。 “总旗官在磨坊那里,他正和马司吏一起,”屯丁指指北面,“小人给大人带路,” “不用了,你等安心做事就好,”萧夜笑笑一摆手,转身向正北的堡门方向走去。 石堡南面的堡门,虽然堡墙上有军士执哨,但可以随意进出,但是在北堡门,却是被军士严加看守;这里出了堡门不远就是起伏的丘陵,再远就是道道深沟大壑了,老百姓来这里能干嘛。 丘陵四下被藤草遮蔽了,附近两处大沙坑,里面挖出来的白色细砂,被匠人们拉车运到磨坊;这个北堡门,说到底就是给磨坊用的。 堡墙里侧靠近北门附近,有四座大院子,三座军舍一座磨坊,平日里有役丁看护着,陌生人等不许接近的;也只有带了腰牌落了军籍的匠人,才能在这里干活拿钱,点卯也不得延误。 还有一旬两次的cao演,虽然每天管饭三顿,但没钱拿,自然有人觉得划不来了。石堡里去丘陵磨坊那里干活的人不少,怕的就是那几天严苛的cao演。 王大力从石关屯带来的军事化统管,让石堡里很多新近依附的军户,很不适应,一些人也就去了不远处的工坊,那里的管理就松散很多了。 和外面两个商家的工坊区相比,王大力掌管的磨坊,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