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五章、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下 (第3/3页)
“应该的,应该的,有机会咱一定给管家捎上一个,断不会折了大人的脸面,”柴冒大义凛然地应承了,自己手里军士一旦武力大涨,和鞑子对阵下来,升官发财可是指日可待了。 唯有脑子貌似反应慢点的李雄,瞪着眼睛没有吭声,下来了他还要向柴冒讨教一番,要不然可就惹了这位哥哥疑心了。 就在甘肃镇里暗流涌动之时,马道石堡,东北角的一间军舍里,哦,应该是叫参僚房,里面人声嘈杂,外面却是守着一圈武装亲卫,远远地挡住了外人的窥探。 现在的马道石堡,以中间的小广场为中心,被分成了四大块,东北这一块,不但有萧夜的百户所,还有梅儿的账房,里面四个识字的执事,整天在算着堡里的流水。 李慕辰的医馆,后勤队签事房,也在这里,也就是占据了几间军舍而已。 西北角有军舍、伙房,投入使用的冲澡房,萧夜一气拨给的十个水伞,让冲澡房那里,从早到晚人声熙攘,这倒是让他想不到了。 一处不大的冲澡房,竟然让军户、匠户们的脸上,添多了一些光彩,也对在石堡里的日子,更为自信了。 磨坊和仓库,在石堡东南角,被一堵高高的石墙隔开了,出口处堆着两座高高的石料,有百户的亲卫队看守着;后勤队把一车车的石料推到石料堆,磨坊里有专人再把石料推进去,把灰泥推出来,送到一旁的帐篷里存放。 这些灰泥,很快会被拉走,修筑堡外的那一圈外墙。 石堡的西南角,就是众多军户、匠户的聚居点了,这里的军舍已经住满了人,甚至是说拥挤也不过分;等到那外墙修好后,会有大量的军舍开始修筑,到那时堡里拥挤杂乱的场面才会结束。 一旦南北两道石墙修起连接起来,会以东面山丘顶部的暗堡为联接点,把石堡的面积扩大一倍不止。 再说参僚房里,萧夜、辛濡林和王大力,坐在火炕旁,看着王梓良指使着几个传令兵,围着一张桌子,忙的团团转。木匠老李乐呵呵地蹲在炕边,凿子、长锯放在脚边。 桌子上,竖立着一个粗大的圆筒,足有一尺多高;圆筒下方,一根更粗的圆柱,穿过桌子直直扎进了地面以下,填埋瓷实了,旁边还有一小堆的土石。 “快点,把这些土清出去,”额头上带着细汗的王梓良,一改前几天心事重重的模样,脸上再次焕发出了红光。 今天为了这桌子上的大物件,他可是让人又锯桌子又挖坑的,要不是百户的保证,他哪愿意折腾这么大的动静。 同样的,北面远在三十几里外的鹰爪堡里,黄汉祥正一脸郁闷地看着几个传令兵,在一层的军舍里,满头大汗地挖着地面;旁边的铁箱子里,放着亮晃晃粗大的长圆柱、短圆筒。 带头的传令兵段大民,现在也是什长了,指挥着同伴把两根大腿粗,三尺长的圆柱,对着旋紧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深坑,填埋。 圆筒安在圆柱顶端,顺着螺纹转了几圈拧紧,“填土,把坑埋好了,”随着段大民的吩咐,几个在一旁看热闹的家卫,拿起铁锨咔咔地干了起来,手脚麻利的很。 和萧夜那边的讲究不同,段大民这里可是只讲效率,一个小方桌摆在圆筒旁边,小心地隔开不能挨住了。 从铁箱里取出两个沉手的物件,段大民想了想,上前放在方桌上,把那个方正的铁盘摆正了,去掉上面的粗布罩子。 铁盘不大,上横连着一个长长的铜条,顶端是一个按钮,按钮下部的尖端正对着铁盘中心。 另一样东西黄汉祥认得,不就是大了一号的信哨耳罩嘛,上面多了一条长长的铜线,亮晃晃得耀眼。 铁盘和耳罩上的连线,段大民拿起来插在了圆筒上的两个孔里,扭头冲着黄汉祥一笑,“黄大哥,等会你就能听到百户的军令了,” “啥?不会吧,”不可思议地看着地上和小桌上的物件,黄汉祥砸吧着嘴,想不相信,但那早前的信哨,可是验证了无数次了。 段大民没有再说话,从衣兜里小心地掏出怀表,看了看时辰,“马上就知道了,” 马道石堡参僚房,王梓良也在看着怀表,当指针指向九点时,冲着守在旁边的传令兵一点头,“开始吧,” 传令兵点点头戴上耳罩,伸手按住了铁盘上的按钮,快速规律地敲击起来。他们现在用的暗码,已经多到了能写一本书,想要背记下来还真不容易。 “百户大人,您可以发军令了,”抬起头,王梓良眼里的火热,就连萧夜也瞧得清楚;不但是他,辛濡林也被这个百户口中的弍型信哨给吸引住了,不眨眼地盯着。 那轻便的信哨,是为壹型,传递信息五里,已经让他惊叹良久了,而这百户说的弍型信哨,竟然可以传递消息至五十里,他能不骇然嘛。 就连走上前的萧夜,一改惯常沉稳的表情,神色闪动,脚步都有些浮软。 “咳,”清了清嗓子,萧夜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不假思索地开口道,“传令鹰爪堡,王青带队向你处运输物资,令黄汉祥派人接应,” 大明第一道长距离即时军令,就此发出。 很快,传令兵接连两遍发出军令后,按着耳罩,收到了回信,“百户大人,段什长回信,已经通报了黄百夫长,” 参僚房里,萧夜和辛濡林对视一眼,能看见对方眼中,那无法隐藏的震惊;旁边的王大力和木匠老李,虽然不明白里面的道道,但是也咧着嘴瞎乐。 大象能收到千里外同类的信息,靠的就是这地面传递的次声波,萧夜的弍型信哨,不过是初级版本的通信手段。 当黄汉祥带着一队骑兵,远远地接应到了王青的驮队后,彻底无语了,他知道,有了段大民长驻鹰爪堡,鹰爪堡里的风吹草动,西门百户都能随时掌握。 甚至,只要在鹰爪堡和白龙湖之间的戈壁、草原上,扎上十来个传令兵小队,那杜丁随时都可以联系上百户。 “斯,这西门萧夜,怎地能得到如此强大的信哨?”骑在马上的黄汉祥,对传言中的波斯人商队,更加感兴趣了。 守在参僚房的王梓良,这时已经是有些魔怔了,火炕上占据了一半地方的沙盘,这还有犀利的信哨,他怎能轻易离开这间军舍呢。 萧夜看过情况后,和辛濡林去了百户所,就是隔壁的军舍,王大力和老李也走了,那这里可就成了王梓良的地盘了。 接连派出传令兵,带着新到的壹型信哨,实地验证后,王梓良已经乐得合不拢嘴巴了。 五里之内,壹型信哨之间,壹、弍型信哨之间,可以互通信息,只要避开了相互干扰,他这里可就成了信息的汇聚点。 只要杨天受在军舍那里的私塾,给他不断提供识字的小子,他的传令兵队伍,会不断地扩大;看看军舍里忙碌的传令兵,王梓良心里微微一动,这里,或许能用女孩当传令兵也说不定。 梅儿的女护卫、李郎中医馆的女药士,他们可以用女子,为何我这里不能用,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那寒娟带着一帮子女子,跑来跑去地乱转,还不如给她们挣粮饷的机会。 是啊,啪地一拍炕沿,王梓良起身匆匆出了参僚房,问了外面守着的亲卫,脚步不停地向百户所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