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_一百三十六章、登峰造极的走私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三十六章、登峰造极的走私 上 (第2/3页)

加入到了参僚房,成为传令兵,但不得离开马道石堡。

    按照脑海里接受的知识,他干脆打算成立通讯队,统一管属传令兵,放在王梓良治下。

    通讯队将来的传令兵编制,萧夜准备给一个百人队,领百夫长粮饷的王梓良,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顺势,萧夜也决定给李慕辰一个百夫长名号,成立了医护队,女医护兵不得离开石堡外方圆十里,男医护兵就得跟随出军务的家卫行动了。

    今天,马道石堡参僚房,早早有传令兵按王梓良命令,向马道南面戒备的家卫队,发出了警告,有大量人马,已经过了石关,沿着马道南行。

    今天轮值的是左石百人队下的一支什人队,什长刘水合带着弟兄们,守在马道矮石墙那里。

    萧夜本意是让刘水合进亲卫队,但是刘水合很明智,他干旗官还行,其他的本事连那些亲卫的一半都够不着,还是算了吧,等将来射击、潜伏的本事到家了,他自会在大比中正大光明地加入到百户的亲卫队。

    马道关卡,拿着望远镜,刘水合趴在石墙上看了好一会,马道南面的那些黑点,终于看清了,这才暗暗松口气,对着身旁的传令兵道,“赶紧回去,报百户所,来的是商队,看旗号是黄家和王家的人马,”

    “好嘞,”小个子传令兵,麻利地拉过战马,跳上去就往北面跑,他要跑到距离石堡五里以内,才能把消息传回到参僚房。

    “刘哥,他们不会是明军乔装的吧,”一个家卫凑过来,仰着脖子张望着马道,嘴里碎碎地嘀咕着。

    他们现在都是家卫了,是西门萧夜的家卫,身份已经不是了军士,百户在碎石堡差点身死,再加上灰溜溜逃出来的经历,让这些人对南面的来人,戒心十足。

    也只有百户的亲卫队,现在还挂着军士的身份,但那又如何,今后他们努力cao演,说不得哪天就能挤进去。

    “那最好,王猛和左石,整天cao演得都烦了,就盼着他们来呢,”刘水合放下望远镜,握着肩上的枪带,嘴角带着冷笑。

    他们不过是一个哨卡,对敌袭只能起到预警作用,但是,身后那百米长的马道两边,可是预先埋上了几十枚的跳雷;只要摘取跳雷上的插销,就是不拉出细绳绊在道上,也够敌人喝上一壶。

    从这里到后面的石堡,距离十几里,枪声一响,石堡马上就能反应过来。

    等了一个时辰,刘水合他们已经吃过了罐头,远处的商队,这才晃悠悠地走进了;望山跑死马,这马道就算是修整过也崎岖难行,走快了掉进旁边的藤草丛里,可就坏事了。

    矮石墙南面清理出了大片的地面,东面是深沟,里面藤草纵横,西面缓坡乱石,把藤草清理后栽上黄连树苗,浇点水就能扎根活下来。

    对面马道被截断了,石墙后一溜的火/枪枪口,让商队很自觉地停在了那片空地上,带队的主事人留下同伴,上前和刘水合搭话。

    这次黄家来的是黄德山,王家来了一个执事,虽然被挡在了这荒郊野外,他俩并未显出怨色来。

    这里已经是鞑子人的势力范围了,就算知道面前的军士是西门萧夜的兵,但人家是艾山刺部落的百户,被赶到上满草原乱窜,送死的差事,没打上几火/枪发威就不错了。

    尤其是这两个商队的主事人,对西门萧夜现在的处境,心知肚明,只盼着能和波斯人搭上交道,其他的倒是不愿生事。

    萧夜这刚一走,梅儿和莉娜,就推开小桌上的账本、算盘,从桌下取出绣布,拿过装了干果的笑着,绣起了花娟;有着四个执事相帮,梅儿她俩没多大的事,核账目而已,哪能天天趴在账本上。

    走出军舍,萧夜对门口的栾凤英点点头,正要带着亲卫离开,就看见远远地跑来了一个传令兵,穿着野战制服,又没有携带武器,在堡里就是王梓良的人了。

    “百户大人,”传令兵气喘嘘嘘地跑到萧夜跟前,啪地单膝跪地,仰头道,“马道关卡那里信哨,有商队过来了,王百夫长确认了,辛先生已经抽调了账房执事,准备装运货物,”

    “知道了,”萧夜摆摆手,让传令兵回去。

    “走,咱们先去马道那边看看,看这次是哪家的商队,先拔了头筹,”萧夜哈哈一笑,带着亲卫出了堡门,骑上战马向南而去。

    经过人流熙攘的工地时,萧夜不停地和一些老匠户,笑呵呵地打过招呼,这才缓缓离去。

    辛濡林掌管的石家商铺,虽然现在还没门面,但是对外销售货物,还是要经一遍手,这是宵夜立的规矩;账目、资金由执事落了流水后,马贵、王大力要按手印画押。

    最后,辛濡林看过账册后,按了自己的私印,账册才会转到梅儿那里记账,这些,都是大明世家常用的套路,拿来了用就是了。

    当萧夜一行出了堡门后,王大力已经聚集起了二十多匹驮马,绑好了从仓库里提出的丝棉大衣、香水、怀表,琉璃梳妆镜、玻璃、打火机,按种类小心打包绑在马背上。

    拿过执事递来的清单,王大力叠好收进怀里,“王老哥,一共两万两的货,”执事张良年大声地叮嘱道。

    不过,这加重了语气的叮嘱,王大力眉头不带抖的一摆手,领着几个匠人,拉驮马向堡门走去。

    “这老哥,精神越来越旺盛了,”张良年嘿嘿一笑,黝黑的脸上露出些许的期盼,转身,冲着还在仓库外的几个匠人嚷了一嗓子,“关门,落锁,”

    扭身之际,张良年右臂的袖子,轻飘飘地搭在一边,原来,他只有一个完好的左臂。

    作为一个从内地流放来的囚犯,张良年和另外三个执事一样,身份相同遭遇各异,稀里糊涂地被从甘肃镇军马场,转卖到了石关屯,摇身就落了军户;这一切,他是连一点反抗的话都没地说。

    萧夜在石关屯里从那些流犯中,挑挑拣拣选出来的十几个能识字的人,有的被送去了白龙湖、盖伦部落,有的去了鹰爪堡,在那里作为账房使用,只要能数得清出入物资,懂得写账就行。

    张良年他们四个幸运,被留在了石关屯,后来去了老羊口商铺,再后来就跑到了这里,想想就如同做梦一般。好在,现在终于能安稳下来了。

    不过,当他们拿到了第一个月的粮饷后,不论是有家口的,还是孤身一人的,他们忽然都开始珍惜起执事这个职位来,甚至有的人在半年后,攒下了一些银票,托商队钱庄给内地的家人寄了回去。

    当萧夜他们晃悠悠来到马道南面的关卡时,这里已经严阵以待了,和对面喧闹的商队一比,一道矮墙之隔,简直成了两个场面。

    石墙后的十个家卫,在什长刘水合的带领下,火/枪上膛,齐刷刷高举在肩,只要一声令下,放下枪口就能搂火;旁边的石坡上,大石后面的郝永良小队,凑巧也停在了不远处。

    郝永良的小队,猎枪上装了枪榴弹,遥遥指向了下面的商队,只要一有异常,十发枪榴弹会即刻劈头砸过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