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_一百三十七章、登峰造极的走私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三十七章、登峰造极的走私 下 (第2/3页)

不了别的念头。

    马道上临时设下的关卡,一时间成了商户眼里的金饽饽。

    这种不起眼的互市,渐渐有了雏形。没错,王大力和商队的交易中,很少收取银票,就连马道石堡那里,家卫们也愿意从仓库里领取罐头等物资,抵兑自己的粮饷。

    黄家商队的黄德山,这已是第二次来了,每次对王大力很是客气,私下里带来的青盐却是有限,带来交易的货物,也就那么区区的四五种;黄家是最为响应张监军制裁指令的,自然不敢公然拂了张大人的脸面。

    王家商队可是有时货物种类多点,有时货物种类少的就是石炭了,但是量大队伍长,自然能让王大力高看一眼。

    尤其是在查看石炭时,王大力扒开大筐石炭表层,摸到了沉甸甸的粮食,更是眉角笑成了一团。

    加价两成行,王大力毫不犹豫的应了涨价,还给王秉山塞了一块肥皂,“拿回去使使,我们刚到的新货,价钱好商量,”

    他也想涨价,奈何百户没答应,只能回去了骂上几句jianian商罢了。但好处也有,起码石炭里夹杂的石头少了,粮食也不是陈粮。

    “谢王哥了,”笑眯眯的王秉山,麻利地把小包揣进怀里,坠着肥rou的下巴一抖一抖的,顾不上身上的潮热,亲热地凑了上来,“咱这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要是王哥能搞来那啥的火/枪弹丸,还有乌兹短刀啥的,下次老弟我还有更好的货,”

    “呵呵,你这可是说笑了,军器事大,我一个匠头不敢做主,”王大力一本正经地摆摆手,推开了王秉山递来的银票,“要不,我回去了找百户说说?”

    “行啊,就拜托老哥了,”不由分说地把银票塞在石炭筐子里,王秉山乐滋滋地作揖告辞。

    旁边已经等候多时的王青,见王大力满意地点点头,遂吆喝一声,匠人们赶着骡马过了关卡,和王家家卫开始交换货物。

    王大力和王秉山两人的谈话,其他商户听不见,但是王大力塞给王秉山的那个布包,大家看的清楚,心里也有些恍然了。

    萧夜让王大力公布的清单,已经贴在了石墙上,虽然下雨淋的墨迹模糊,但众商户以前和堡德斯打交道时间不短,自然知道波斯人缺的货物,种类数量实在是太大了。

    吃的穿的用得,只要你能拉过来,就没有不收的,就是这个负责验货的王大力,实在不好应付,稍微次点的货物,就敢一口砍下一成的折价;否则的话,王大力肯定是不愿收了。

    这次来的五个大小商队,黄家和王家的骡马最多,也是当先交易的优先,其他商户和王大力交割完毕后,没有像两大商家一样,自顾自离去,而是站在一边看热闹。

    靠在最后的一个商队,没有旗号,气势彪悍的灰衣家卫,腰身笔挺地拉过十来匹骡马,那马背上包裹严实的货物,虽然猜不到里面的物件,但是,王大力吃惊的表情,还是被众商人看在眼里。

    “这位老哥,看着面生啊,”从油布上放开手,王大力凝目瞧着对面的中年人,相貌普通,但是身上的味道,他是一闻就知,是从军营里出来的主。

    “对面想必就是王司吏了,本人李南卫,至于是哪家商户,就不必多问了,咱们交易归交易嘛,”一袭黑衣打扮的李南卫,是为李雄府上的管家,他第一次来马道石堡,结果就看到了这般的交易场面,心里说不窝火是假的。

    荒郊野外的交易,连杯水都没有,更别提来点热饭招待了。

    “好说,好说,只要是我们清单上需要的货物,价格上涨两成没有问题,”王大力脚步一顿,郑重地一拱手,“敢问这些货物的现价?所需交易的物资?”

    “呵呵,一回生两回熟,十三驮货,价银三千两,是我家千,恩,家主定的价钱,”李南卫咳嗽一声,道出了货物的价格。

    “至于交易货物嘛,第一次见面,老哥你就看着办吧,反正这趟是亏不了的,”李南卫的爽快,让王大力微微的不快顿时消散不见,对这个口风严谨的话事人有了些许的好感。

    “现在我这里还有一些梳妆镜、丝棉大衣百件,折价就三千两,一并给了你了,”王大力琢磨片刻,慨然说道;其实,按市价来说,他是亏了近两千两,但那些货物,嘿嘿。

    他本行就是铁匠,隔着油布摸到的,不用看就知道,绝对是镔铁精料,虽然百户所不是很需要,但他的铁匠铺里,可是就等着下料开火了。

    哪怕是战马的马蹄铁,他现在都难以凑足,这天降的好事,已经让王大力激动不已了。

    或许,百户大人列出的贩卖清单,该有另一份了。

    果然,李南山对于占了大便宜,并不是很兴奋,只是笑着躬身谢过王大力后,不着痕迹地上前两步,走到了王大力近前。

    “我家千户李雄李大人,是为江指挥使帐下听差,需要火/枪、那种铜壳弹丸,价钱好说,”他低声的话里,没有丝毫的威胁,但是,言之确确的自信,油然而出。

    “只要西门萧夜能说服波斯人,大量供应那种火/枪、弹丸,最好还有震天雷,他需要的粮食物资,我弄不来多少,但硝石、硫磺猛火油,铁料啥的,一两次的万斤供应,呵呵,不在话下,”

    一次两次的,也足以让王大力心跳得腾腾,但是,或明或暗的火器需求,甚至有商户提出了信哨的交易,这不能不让王大力警惕,瞪着眼珠子,王大力一口回绝了李南山的建议。

    “此等大事,需我家百户应允,还要等波斯人那边供应,下次再说吧,”王大力说完,拱手离去。

    李南山皱眉背着手,眼看着王大力回了石墙那边,轻轻按着后腰上插着的短火/枪,摇头退到了马道远处;他这次来,也是打着面见萧夜的算盘,但遗憾了。

    千户允诺的万两银票,但刺杀不成,家人是拿不到了。

    和他一样,抱着同样打算的各色人等,隐藏在其他商队里,缓缓离开关卡,折返回石关屯方向。

    在石关屯山下的官店卡子,税吏赵无良点头哈腰地,接过各家商队交来的铜钱,甚至还有粗糙不堪的小额银票,目送一队队骡马向南而去。

    到了老羊口屯堡交叉路口,张忠派来的太监毛公公,在临近大道路边的一家酒肆里,等候各家交税多时了。

    大道上没有摆出架杆、桌子等物什,也没有几个人看守,酒肆外插着的一个命牌,上书一个“监”字,就是最好的招牌。

    酒肆里坐在椅子上,喝着麦酒吃着小菜的毛公公,眼看得商队临近,有各家主事人匆匆进来,脸上堆着笑意给他请了安问了好,再交上两包的银子,或者几张银票。

    税金是必须的,但和税金同等份额的那一份,毛公公看的更重,那可是张公公的私人利水。

    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论是朝廷户部还是内廷府库,上面要是想多收一文钱,下面的人就敢多收一贯钱,自古而是。

    有收钱的小吏看过财物后,放进贴着黄封纸的钱箱,再放一份在旁边的一个木箱里,毛公公这才满意地哼一声,身后的旗牌官根据他的腔调,自然要么出去查货,要么立刻摆手赶人。

    不论商队向南向北,只要经过这道张大人的命牌,就得给钱匣里交税,三十取一是惯例,看不顺眼了十取一不过是毛公公的一句话;所以,税钱外的那些孝敬,怎可能少的了。

    交了孝敬的商队,拿着盖了印章的路条,就可以安稳地上路了;对商队货物的检查,那就看各家商队的腰腿粗细,出手咋样了,毛公公很是通达人情的。

    当李南山的商队来到西龙河北岸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了,天气放晴,日头渐渐燥热起来。

    此时的西龙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