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 再见故人来 (第1/1页)
春雷茶厂的厂房,是柴家坞村的大队粮仓改建的,设在村北头。 当韩春雷接到通知,飞奔赶到春雷茶厂时,五十来个平方的车间里,已经乌泱泱地站满了人。 新任厂长韩春桃被团团围在中间,正向众人介绍着春雷茶厂的车间情况。 韩春雷进来时,正巧看到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拿着笔记本的年轻人向她提问:“韩厂长,我想请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把折盒、分装、整装,这几个环节,逐一分开来cao作呢?这样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呀?” “当然可以!大家看到,我们的茶厂职工在装配过程中,每个人只需专门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这个叫做流水线作业法。这套流水线作业法是我弟弟,也是春雷茶厂的创始人韩春雷首倡的。我们通过流水线作业法,不仅大大提升了职工在装配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在装配过程中的致错率……” 韩春桃语速轻缓,口齿伶俐,边上参观车间的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听后不迭点头,纷纷不吝言辞地称赞起这流水线作业法的高明之处。 韩春雷见状,忍不住汗颜,拿来主义怎么就变成了首倡了呢? 要溯源的话,人家老外亨利福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流水线装配工艺了。 这时,又有参观团的人向韩春桃提问:“韩厂长,我很好奇,你们为什么要分装两种不同产地的龙井茶呢?我们杭州的西湖龙井,不是更出名吗?” “这主要是跟广东人喝茶的习惯有关。得益于我们驻外办事处的同事们,在深圳市场中不断实践和调研,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结论……” 韩春桃应答得体,引得参观团们交口称赞。 从今天的参观大家可以看出,柴家坞春雷茶厂从货源、装配到运输、销售都已经很成熟了,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柴家坞自己的一体化模式。 有这么一个社队企业在村里运转着,柴家坞村民们未来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对于柴家坞,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艳羡。 韩春桃继续带着参观团的人,穿梭在在车间流水线上的各个cao作台上。 …… 韩春雷走近人群,很快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县革委会的副主任——付年生。 而此时,付年生也发现了韩春雷进来,他冲韩春雷招了招手,然后走了过去,伸出手来,笑道:“哈哈哈,正主终于出现了!” 韩春雷赶紧握手,朗声道:“欢迎付主任来我们柴家坞。” “春雷同志,我这次专程过来,除了探望你之外,还带了我们县其他公社的同志,来你们柴家坞学习宝贵经验。” 付年生握完手后,抬手指了指身边一同随行的参观团,道,“今天大家参观了你们的茶厂,都很是大开眼界啊。干净明亮的厂房,科学的流水线作业,还有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茶厂职工,都让人叹为观止。一个社队茶厂,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们吃饭穿衣的问题,未来还将要带动着全村一起致富。哈哈哈,你们柴家坞,给长河公社,不,给我们全县都开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好头啊!” 韩春雷被付年生奶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赶紧指了指人群外的韩占奎,介绍道:“付主任,春雷茶厂能发展至今,离不开我们老支书的领导和支持。” 韩占奎唰的一下,老脸通红。 付年生笑意盈盈地走过去,与他握手道:“是的,柴家坞前有长河公社第一工程队,后有春雷茶厂,韩支书你功不可没。” “哪有啥功不功的,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村的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是我一个村支书,老党员该干的事啊。” 韩占奎说话之时身子微颤,明显内心充满了激动。 这番话一落地,付年生也禁不住动容起来,:“老支书,你说的太好了,让村民吃饱饭穿暖衣,就是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干的事!” 在付年生的右手边,站着的是长河公社的革委会主任徐秉德。 他与韩占奎认识时间不短了。 他深有感触地说道:“占奎支书在我们长河公社下面的几十个大队支书里,的确是干得最好的一个,柴家坞这两年的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了。” 付年生闻言,点头道:“这种老党员,老支书,你们公社领导应该多支持,多鼓励,为其他大队支书树立典范才是。我看你们公社今年评选优秀党员的话,可以多多考虑一下占奎支书这种扎根乡村的党员干部嘛。” 韩占奎一愣,瞪大了眼珠子。 而徐秉德听罢,笑着点头道:“主任这个提议好。” 看这意思,韩占奎今年当选公社的优秀党员,绝对是没跑了。 韩占奎也是聪明伶俐的老头鬼。 哪里会听不透这层意思? 顿时,激动难耐了。 要知道他党龄几十年,还干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却一直从未获得过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