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5 冰原之战 (第2/2页)
马上任。 在上任一个月内,兢兢业业,通过演练检查了军队上所有该检查的环节,跑了所有生产部门,询问各级基层组织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跑了多次,几乎是拿着文件朝着下面人要汇报结果,以及汇报问题解决的进度,追求基层对高层反馈的满意度。 参谋长,还有各级士官,被压力巨大的历揽驱得团团转。而压力逐级转到所有组织上,一个个工作组快速成立。 …… 北原这个基地在建立初期,发展中遇到的冲突就很少,原因很简单,这里太冷了。 因为寒冷,中小势力不可能在这里立足。像其他地区那些个低效率的奴役制度,恐怕过不了多久,人就死光了,而且不可能得到城市逃亡人口的补充,因为没人会朝着冰冷的地带逃亡。 北原的燃轮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地道网络,维持了社会结构。 在西荒和浩洋地区的燃轮根据地相继受到袭击后,北原也组织了相应的工作,——但是还不够。 至少历揽就看出来,北原很多组织部门还停留“上面布置任务,就跟着完成”的程度。不在战争的第一线,使得这里和南边是两个状态。 所以历揽急了,他在这里主持工作一个月后,开始申请其他两个地区派来骨干。原本觉得自己不适合来这个地方的他,开始把更多人拉下水了。 宙游这边当然是快速同意。 在宙游看来,这种战争状态北边压力很小,固守安稳状态是很不对的。 压力小,安安稳稳,那就应该去皮,额,那就应该去主动进攻! 钛钢在北极地区也是有几个势力据点的。北原的燃轮怎么能和他们相安无事呢? 宙游认为,不要把钛钢的战斗力视作不可战胜。 燃轮在今年夏天,通过摩托对西北方位区域不断的侦查中,发现,那个地区钛钢的据点除了保有一批大型兵器。但是很多基础车辆活动的频率非常少。 根据推测,该原因不是缺产能。高能打印可以迅速制造出各种军事元件,甚至润滑油、防冻液也都能制造出来。但该怎么cao作才能在冰天雪地时刻维持战斗力?他们的智能化显然出了问题。 极原区域,钛钢在工作任务布置还有物资管理应用上非常混乱。 历揽是知晓燃轮的总战略计划,故,在这两个月内,匆忙地做最后的战时准备。 …… 在10月24号。 北边六百个气象观测站发来相关气象信息后,宙游在军事最高决议文件上,签下了“波轮凯斯”的大名。作战开始了。 这场战争的意义,是要打压钛钢宗教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是要鼓舞士气,破除燃轮现在内部的兴起“唯科技等级提上来,才能对手作战”的谬论。 宙游:“科技系统高能降低伤亡,但是当下战争的,人员和组织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因素 寒风正在不断吹拂地面,北极圈内已经进入了极夜。在星光下,一枚枚照明弹头,打入了天空中,将大地照射得通明。光芒透过风雪,经过一层层雪花拦截,在空中形成一个个有层次感的光晕。 【燃轮的红外夜视设备产量不足,故备份了照明弹。同时恶劣天气中照明弹作用是一些高科技设备不可取代的。】 北原进攻部队,猛犸坦克换装了强劲发动机,正在雪地上前进。由于车体巨大,达到了一千四百吨。基本上防护力已经达到了联邦的二级单位的级别。 其车体尾部冒出的热气,将履带扬起的雪花变成液滴,而这些液滴落在地下后,变成了履带辙上的冰层。 燃轮现在有三百四十辆这样的重甲战车,巨大的火炮虽然不是电磁炮。但是在混乱的天气中,超远程炮击的弹点散落非常偏。射程稍弱并不是弱点。 这不,在燃轮的坦克运动阵列中,一柱柱爆炸的雪柱腾起,但是少有命中。至于真的命中了,只能说是运气实在太背。 不过燃轮重型坦克载具驾驶舱都是非常安全的。即使是被重炮击毁,内部人员也有大概率幸存。 重甲编队迅速运动到了钛钢在冰川内的基地上。 这个半球形基地上,几十个激光炮正在对着天边燃轮的装甲兵团战斗。 只可惜,随着燃轮炮兵抛射大量烟雾弹,这些激光炮的威力大打折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