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道家人宗 (第1/1页)
“不愧是十大洞天之首的王屋山,果然气势磅礴,有龙盘虎踞之像。”看着眼前的丛山峻岭,其间山雾缭绕,若隐若现,飞泉流瀑,幽深静远,白鹤腾空,恍如仙境,林夕不由赞道。 “王屋山?十大洞天?”听闻林夕所言,北冥子身旁的一长胡老道疑惑道,好奇的看了看自己的师尊,见北冥子没有什么表示,转而将目光投向林夕。 洞天福地之说虽然自古就有,但这十大洞天之说还是后世道家广为流传,三山五岳皆有道家高人入住,才慢慢衍生而出,此时还没有这个说法。林夕没有藏着掖着,解释道:“九州大地,仙山福地多不甚数,为方外修行之圣地。其中又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为最。” 听到林夕的话,长胡子老道不解之色更重,没想到除了十大洞天,还有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修道之地。他没有想过林夕是在诓他,在这三十天来,老道多次听闻林夕与其师尊北冥子论道,看过林夕指点小师妹晓梦修行,更是亲身聆听林夕诵经,每一次都被林夕所震惊,没想到林夕年纪轻轻,其道根却如此深厚,比之天生道骨的小师妹更有道资,若不是林夕已有传承,实力远远超过他,他都恨不得用强逼迫林夕投入道家了。 “不知道友可否解释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所为何?还有眼前明明就是天坛山,道友又为何称其王屋山?”北冥子也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王屋山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称天坛山,为道家圣山。老子创道家,这天坛山是为道家驻地。 “道兄客气了,道兄请看这眼前这山是否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林夕指着王屋山说道。 北冥子观看良久,随后赞道:“经道友这么一说,这看来确实如此,如此王屋之名确实贴切。” “这只是其一,其二这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林夕再次说道。 “林先生对着天坛山所知甚详细,不知是否来过?”长胡子老道再次说道。 “确实来过。”林夕在这方世界自然没有来过王屋山,但是现世九州三山五岳都遍布林夕的脚印,王屋山这道家圣地自然不会错过。没有多说,林夕对着北冥子说道:“王屋洞府,位于王屋山;委羽洞府,位于委羽山;西城洞府,位于西倾山;西玄洞府,位于华山;青城洞府,位于青城山;赤诚洞府,位于赤城山。罗浮洞府,位于罗浮山;句曲洞府位于茅山;括苍洞府位于括苍山;林屋洞府,坐落吴县。这是十大洞天,还有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除了这些,还有十八水府、五镇海渎、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以及十洲三岛,这些等有空闲了在下在与道兄一一分说。而这王屋山,号称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 听到林夕所言,北冥子心生向往,没想到这九州大地还有如此之多的圣地,看来等此次天、人论道结束了便卸下掌门之位,趁现在还有时间多出去看看,争取有生之年踏遍林夕所言的这些地方。随之说道:“那等到空闲,道友一定要多多指点。” 其实不仅北冥子,其身后的一众天宗弟子听到林夕的话也不由的心生向往,尤其是长胡子老道,道号赤松子,乃北冥子首徒,北冥子如今年事,虽然挂着掌门之位,但是这天宗事务皆是赤松子处理。看着眼前的王屋山,其心中一阵火热,暗叹可惜王屋山是道家祖地,如今更是人宗宗门所在,好在只有这个王屋山,其他林夕所言多处洞天福地,除了有道家先贤所占的名山圣地外,多数都无主之地,等这次回去便安排天宗弟子去这些地方占上一处。 林夕自然不无不可,说道:“一定,我们还是看看人宗吧,他们有人来了。” 听到林夕的话,北冥子抬头,赤松子等一众道家弟子也抬头看去,只是没有一个人影。即使如此也没有人质问林夕,而是依旧看着前方等待。片刻,“刷刷”声响起,八道身影从密林中冲出,落到了天宗众人面前,八人皆身穿道袍,胸前身后皆印着八卦,一看便是统一服饰,比之天宗或道袍,或闲服,不一而足的装扮确实更加规整,难怪人宗能在天宗层出不穷高人下还能稳压天宗一筹,除非天宗再出一个如庄子般的集道家大成者,否者天宗想压过人宗千难万难。好在天宗对此也不看重,只要传承不断便可。若不是天人二宗五年论道事关道家镇派神兵雪霁,天宗的人来不来还不一定。有这争强好胜的时间还不如打坐练气,精研道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