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六章 吾皇万岁 (第1/1页)
李来亨当然明白杨庆这是在向他示威,告诉他们别想别的,老老实实向西方扩张,别再向东找不自在,看见我们的新军了吗?你们敢来那就等着面对他们吧!但你们向西扩张就是好朋友了,咱们的友谊可以地久天长下去,当然,地久天长没几年也一样会有珍宝岛的,这种事就不需要多说了。 不过明军的改变的确令他惊讶。 他因为一直在北方,并没有参加当初的南下之战,改革后的明军他没有面对过,但此刻面前这些训练有素士气旺盛的士兵,明显和他记忆中的明军不是一个种类。 甚至纪律超过顺军。 至少顺军做不到这样频繁变阵还不出乱子。 而且士兵素质同样超过顺军。 脸色明显都带着很久没有尝过挨饿滋味的红润,这一点和粮食并不充裕的顺军相比差别明显,哪怕和清军相比也要强得多,实际上清军甚至还不如顺军,甚至有八旗汉军越过太行山当逃兵投奔顺军的。 这是北方军队一致的缺陷。 甚至哪怕他在雁门关防御时候主要面对的蒙古骑兵都很难做到顿顿吃饱。 这个缺陷是无法弥补的。 他就这样默默看着眼前的明军进行着演习,在枪炮声中叹息着。 而此时遥远的云南腾冲。 “锦衣卫?锦衣卫来咱们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做甚?” 世袭的腾冲卫指挥使陈世任,在婢女伺候下匆忙更换着官服,同时一脸无语地说道。 这里至今还没完成改制。 因为各种各样阻力,云南巡抚马士英和新任云南都指挥使朱聿键…… 就是唐王朱聿键。 在杨庆解除了宗室的锢后,他不但在湖广获得了一块封地,本人还被任命为云南都指挥使,以藩王份负责云南卫所改革。但即便他是藩王也没什么卵用,以黔国公沐天波为首的各地卫所世袭军官们,照样以各种各样手段对抗。尽管随着陆军第十四军进驻云南,改革速度有所加快,但也只是完成了昆明各卫的,像腾冲这样的地方还早着呢,依然还是延续旧的军户体系! 陈世任的衣服还没换完,外面就已经一片鸡飞狗跳,紧接着大批士兵跑动的脚步声传来。 他赶紧带上官帽匆忙出去。 外面一百多穿新式红色军服的士兵带着长矛和鸟铳涌入,迅速在他的指挥使衙门列阵,中间长矛左右火枪整齐排列。紧接着带队军官一声令下从中间向左右分开,三名锦衣卫走上前,其中一人手中捧着的明显是圣旨。 陈世任下意识地一哆嗦。 话说这种场面可是大明朝文武官员共同的噩梦。 “圣旨到,云南都指挥使司腾冲卫指挥使陈世任接旨!” 那锦衣卫停下打开圣旨说道。 “臣陈世任接旨!” 陈世任嘴唇干涩地说着跪倒叩拜。 不过他随即反应过来,这时候南京其实是公主监国,一个监国发个毛的圣旨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隋唐以来,科举取士行之千年,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遂立大明社稷,亦定科举取士之制,至今已近三百载。然八股取士之疏漏处亦显,使贤才遗于荒野,俊杰沉于庶民,故以南京监国坤兴公主之请,于南京监国所辖之地改科举之法。朕此时在长安,相隔悬远,不知南京监国所辖之地民意如何,故召各地四民代表至南京,若四民多数者无异议,则正式行新科举之法,各地府州县及卫所尽心配合不得有误!” 那锦衣卫读道。 “臣遵旨!” 陈世任擦了把头上冷汗说道。 原来不关他的事,他还以为因为他在沐天波反对卫所改革的联名上奏签名招来锦衣卫了呢! 既然不是抓他的就无所谓了。 “这位兄弟贵姓?” 他接旨完成后陪着笑脸问那锦衣卫。 “兄弟姓杨,隶锦衣卫侍卫司,奉命选永昌府所属各州县及永昌境内各军卫四民代表,陈指挥使,请召集腾冲卫城所有成年男人在校场集合,并按士,农,工,商区分。” 锦衣卫说道。 “呃,这里都是军户。” 陈世任说道。 “军户制度已废除,江浙湖广山东河南乃至福建的改革都完成,剩下不过贵州和云南,陈指挥使觉得腾冲卫是另一番天下?” 锦衣卫说道。 “快,立刻传令召集成年男人!” 陈世任毫不犹豫地说。 那锦衣卫没有多说什么,紧接着转向外走去,他随行的那队士兵立刻收队跟随。陈世任在后面一脸的沉,虽然这件事与他无关,但那锦衣卫的话却刺激了他,的确,这腾冲终究不是另一番天下,这军户改革终究还是要推行到这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