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逼近东阳关 (第2/2页)
照样有远高出城墙的炮楼,全部是石头堆砌的,非常坚固,面有日军巡视,更有山炮窥探,还有各种射击孔,机枪阵地。 护城河很宽,周围估计能埋伏着地雷,日军的地雷是受到八路军启发以后开始的,因为工业技术能力,人家制造的先进的多,小型,但是威力巨大。 通过地雷阵,通过护城河,通过敌人扫射的强大火力,摧毁敌人的城防工事,完全是啃硬骨头。 这一战明显不利的条件是,在襄垣城缴获的敌人105毫米的大口径山炮,因为笨重,暂时无法运输到这里。所以,无法对敌人的城炮楼进行压制击毁。 敌人的城碉堡炮楼,居高林下,俯视着城外的八路军,可以随时发现他们的调动和攻击方向。 每一个城门楼附近有两个,每一个城墙拐角处也有两个,象螃蟹的两只大螯一样挥舞着,令人头痛。 彭总等人只是观察,不做战术的指导,但是,他们非常担忧,正常的八路军战术是无法迅速攻克的。 挖地道这里多山地,很难挖,算你能使用工兵挖掘地道,八路军的挖掘器材太落后,速度将极慢,贻误战机。最早也得三五天吧而且,这边城外挖掘工事通道,城内鬼子的炮楼里早看见了。横向使用挖沟拦截,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炮火轰击八路军缴获的炮弹很金贵,不能随便消耗,而且,敌人工事厚实,没有大量的炮弹,根本没效果。 人海战术强行冲锋那是拿战士们的生命开玩笑,算最终能够打下城池,消灭日军,也得不偿失。 不,这三千人的攻城部队,要是采用那种战术,也许攻进城以后,大半的精锐都消耗了,其余的说不定还歼灭不了敌人,反而被敌人一阵反冲锋,歼灭了。 还有一个问题,距离长治城千米,有一个东阳关,一个城外高地,驻扎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加一部分武装日侨,一部分伪军,总数约为二百人,从这里可以对城进行火力支援,互为犄角。 因为问题棘手,彭总等人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战地,毕竟,这儿不是襄垣,那时候,敌人率先偷袭,他们有夜视望远镜,觉察了日军动向,预先轰击敌人密集队列,造成效。 长治城也不同于榆社,辽城,县城面积大了好几倍,工事也非常坚固,不在一个等量级。 旅长陈赓询问赵羽的意见,因为行军仓促,许多细节并未在昨天的会议讲出来,分兵围城只是个大战略。 主攻的位置首先是东阳关,这里不攻下,目前在城东关驻扎包围的八路军部队,将遭到日伪军的前后袭击的可能。 日军没有反击,不代表不会反击。 陈赓旅长要求,必须先拿下东阳关。 赵羽自然带领最精锐的特战部队来到了这里。 这时候,刘伯承师长都化妆成普通战士,混杂在部队里,要亲眼观摩战斗的过程。 “赵羽同志,较棘手吧如果需要什么帮助,你说一声。” 还有左权参谋长,也是秘密低调的士兵模样“赵羽同志,如果有困难,可以放弃,我们的战术原则是,消灭敌人,保护自己,这种地势的话,易守难攻啊。” 赵羽点点头,感谢诸位领导的关心爱护,同时表示“首长,这些小问题,我手到擒来” “啊”刘伯承师长和左权参谋长面面相觑,心说,这小子太高调了 赵羽作为进攻东阳关的绝对指挥官,居然只带着一个特战连,一百二十多人。 当然,他携带了自己强大的武器。狙击步枪。 他设置好阵地,吩咐各部队官兵都将步枪对准敌人关口,做出射击的样子,还要求,必要时候,稀稀拉拉地射击,最好瞄准再射击。 距离关600米的位置,八路军和日伪军对峙。 600米其实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在当时,士兵们一般都不会开枪,击的几率太小,等同于浪费子弹。 尽管之前左权参谋长知道赵羽的射击能力很强,这一次,还是非常认真地观看,刘伯承师长是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更是严肃。 安置了部队,设置了阵地,他还派遣十几名士兵绕道关口的另一侧,作为佯攻,也是堵截敌人。 这样随意布置的兵力,让刘伯承师长苦笑不已,如果不是特殊武器,这样的兵力攻打这么坚固的高地关卡做梦吧 赵羽等待一切绪,这才开始射击。 当然,为了保护自己,保证机密,也的指挥非常隐秘,大多通过手势进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