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辉祖巡边 (第2/2页)
事宜;两广军镇,辖区为湖南部分地区、广东、广西和琼州;湖广军镇,辖区为河南、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云南军镇,下辖云南、贵州和安南部分地区军事;西北军镇,下辖甘肃、陕西、宁夏、青海部分地区;蜀中军镇,下辖四川、以及和乌思藏边缘地区军事;福建军镇,下辖福建、江西具体军事事务;南京军镇,下辖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江西部分地区,为京畿直属。 辽东军镇、北平军镇、济南军镇、两广军镇、湖广军镇、云南军镇、西北军镇、蜀中军镇、福建军镇、南京军镇等九大军镇和一个朝廷直属军镇,十大军镇中,设总督一人,正二品,指挥三人,从二品,佥事三人,从三品。 分别由皇帝提名,内阁、以及总参谋部议定后昭告天下,随诏书规定,每军镇总督任期为五年,任期满后,经考察合格可以调任使用,不可在本地连任,就算是调任,总督也不可连续三届,任期满后卸任,自然并入总参谋部任职。 说起了总参谋部,那就是五军都督府的前身,十大军镇成立后,朱允炆直接将调配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解散了五军都督府,成立总参谋部,首任部长为冯胜,副部长为傅友德、耿炳文等人,具体接替五军都督府的事务。 而就在这一次的调配中,****祖彻底被解除了军职,皇帝加封其为太子太傅,仍为魏国公爵。不过并入东宫詹事府入职,算是个后备了,****祖也算是认命,知道这次靖难之前两个弟弟和一个meimei都扮演过什么角色,皇帝没有秋后算账,已经算是不错了。因为徐增寿和徐膺绪出使回来后,积功虚职为参谋处佥事,分配了军需之责后,并未多做处理。 而徐妙儿一直在深宫之中为女史,朱允炆几欲赐婚,都看在其楚楚可怜的模样上作罢,不过在深宫之中,杨蝶和小维也有了伴儿,相处的也算融洽。 这一切都是诸王在京师中开会期间一蹴而就,利用傅友德和冯胜等人在军中的威望,迅速完成,其中除了南京军镇的定****之外,辽东军镇的定边军、北平军镇的定北军、济南军镇的定东军、两广军镇的定远军、湖广军镇的定江军、云南军镇的定南军、西北军镇定西军、蜀中军镇的定高军和福建军镇的定海军也相继而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剥除了藩王们的军权,为了抚慰藩王,朱允炆特地亲自主持了宗室会议。几经争议挫折,决定原有的藩王属地不变,会议完成之后,诸王归藩。 原则上,根据需要每位藩王可以拥有五百到三千的护卫军队,具体数目要有朝廷决议。这只军队算是私军,不归军镇管辖,军镇也无调遣之权。 既然剥夺了藩王们的军权,那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补偿,行政权力和除嫡子之外的科举、经商朱允炆也变了个方式放开了,藩王在属地,分封不得超过三府之地,另外对于属地内的行政官员有提名权和弹劾权,但是一年不得超过两次,任免权依旧把握在朝廷手中。 另外成立了诸如改宗人府为皇事院,藩王超过四十岁者,必须传位于世子,自己赴皇事院述职,由于现在归京藩王较少,所以暂时署理宗人府之责,其他虽然没有多说,但是朱允炆却是想将一些核查、巡抚之类的职责慢慢的交给皇事院,再树立一方势力,和外臣抗衡,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皇权羸弱的问题了。至于宗室会议,将会两年召开一次,每次一个月,无旨意不得缺席,缺席者做撤藩之惩。算是极为严厉了。 朱允炆对于叔王之类的,暂时扯不开颜面,他要为皇权做想,就不能太削叔王的面子,而在今后的封王过程中,就严厉很多,比如说,从建文五年开始,诸王嫡长子五岁要入京学习,考核合格,十五岁册封为世子,在为世子期间,要有三年的地方官经历,三年的军旅经历,职司不限,由皇事院裁决,然后进京为官,等待藩王年届四十,由皇帝钦封后,方能就藩。期间,如果藩王提前到达回京年纪,则从当年中段过程,往藩地就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