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子李诵 (第1/1页)
韦仁实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好特意去准备的。 李诵见他无非是对新入崇文馆的学子勉励一番,所以韦仁实觉得自己也不必过于热切。 翌日到了崇文馆里一切如常,韦仁实终于抄完了课本,却发现这本课本已经讲解了一半。再有一半,自己便又要抄书了。 韦仁实叹了口气,心说自己应该找一找长安城中懂得刻章,最好是会刻雕版的匠人,让他提前刻些泥字,到时候便可以自己排版印书,省得抄写,还能顺带着为古代的印刷业做出些贡献。 咦?印书卖书不也可以当成一门生意来做嘛?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被那些垄断知识和书籍的士族讨厌呀? 不过士族从李世民开始就被收拾,到现在早已经式微,跟开国时候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所以不怕。 一边听讲一边走神,半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韦仁实总算是看见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崇文馆内。 想来若是除去那副病恹恹的样子,倒也看起来很正派的一个人。正是韦仁实上朝那次,站在群臣之前,御座之下的那个。 那人刚一出现,崇文馆正在休息的学子们便纷纷过去。 范志毅拉了一把韦仁实,也立刻疾步走了过去。 “参见太子殿下!”一众学子朝太子行礼道。 他们出身崇文馆,虽然还是学子,但其实已经打上了太子属官的标签。就算日后跟弘文馆的考生一道经历了科举当了官,也还是太子李诵的人,直到李诵登基,成为皇帝。那么崇文馆中新的学子,又会被打上下一任太子的标签。 所以崇文馆里的学子对太子是极其尊崇的。毕竟,日后太子一旦登基,他们也因着太子近属的身份,必定要比旁人更具优势。 李诵将一众学子勉励几句,然后目光越过众人,便落到了韦仁实身上。 不过只是看了看,便往后面去了。 待李诵离去,权乔秋跟顾鹏举二人也走了过来,对韦仁实说道:“仁实,估摸着待会儿就要召见你了。” 韦仁实点了点头。 果然,没过多久,便有崇文馆里的侍从过来,传韦仁实过去了。 韦仁实随那侍从过去,入了门内,见李诵坐在首座上面。刚入崇文馆那日给他“分班”的老者,还有另外几个人则坐在下面。 “学生拜见太子殿下,拜见馆主,拜见诸位先生。”韦仁实入内之后行了一个学子礼,神色淡然的说道。 “韦生不必多礼。”李诵笑道:“孤早就听说韦生在福昌之时,就曾改良农具,又做出奇巧之机关,使一村之地皆不须人力可自行浇灌,心固奇之,后来又听说韦生献打坝淤地之法,又有荒田改良之策,这两策更堪称国朝之策。那时候,孤就想见见韦生了。今日总算是如愿。” 瞧瞧人家多会说话! “太子殿下谬赞了。”韦仁实行了一礼。 却听李诵又问道:“听闻韦生出身昌谷寒门,想来韦生一定深知民间疾苦。日后可多与孤言说,也好使孤免于久居深宫,不晓百姓之事。” “殿下仁德。”韦仁实点头称是。 这时候下首有一人突然笑道:“启禀殿下,臣闻韦县男早慧,与其言语,不应视其稚子,而当以成人与之。今日一件,看来果真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