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万灵丹 (第1/1页)
一番畅谈,两人关系又近了一些,姜旗总故作神秘的道听途说,使得玄清对收集兽血一事有了大概的了解。 先皇在位时,崇信道教,后宫嫔妃大都或真或假的供奉真神,先皇体弱,很多的羽冠方士抱着不同目的纷纷进京为先皇献丹延寿,一时之间,天下纷纷,为寻炼丹的灵药、寿果,强派重赋,百姓苦不堪言,如此大张旗鼓,先皇却还是英年早崩。 当今天子、外臣有感神州乱象滋生,又有白莲教造谣惑众,更是怀疑先皇早逝与胡乱服药有关,虽然不敢诽谤、质疑先皇,但打压道教,清算方士,却轰轰烈烈展开,无数假借道教之名,招摇撞骗之徒被捉拿问罪,更有佛教暗里出手,很多有名的羽冠也被牵连,道教一时间从烈火烹油的盛况到了如今抽薪之釜的式微。 前些年更有很多道士纷纷还俗,就怕受到株连迫害,只是最近几年才有些好转。 先皇在时,宁王为投其所好,遍寻天下有名的方士请为先皇所用,而这些方士在先皇驾崩,将被问罪时,也纷纷托庇于宁王羽下,大多得以幸免,而宁王就藩后,也有为数不少的跟随宁王来此藩地,宁王治下的晋地也成了神州道教最盛的地方。 当今太皇太后在先皇在时,并不喜道教,还多次劝说先皇,但近些年,年岁渐大,身体每况愈下,又想起了道教延年益寿之法,但又怕引得当今天子和外臣反对,便私信给最疼爱的儿子宁王,让他想办法为自己延寿。 宁王不敢怠慢,一来是母子情深,二来也怕太皇太后逝去后,自己荣宠不再,于是发动治下道士羽冠,或炼丹或修行或做法,想尽一切办法来为太皇太后延寿,并派出了管事到处寻访遗贤,到了不论僧道的地步,昨日玄清所收的请柬便是为此。 宁王藩国内最出名的道观当属离恨天宫,以天尊道场命名,宫内建筑殿台林立,富丽堂皇,每日香火不绝,只观内道士便有三百五十多人,这还不包括倍与次的火工、杂役。 离恨天宫宫主名叫张长陵,是最早被宁王招揽的方士,本来只是一处三四人小道观的观主,但其学问精深,道藏纯熟,更兼会炼丹、卜算,深受宁王器重。 张长陵深知宁王为了延寿之事,所求甚急,如果真是采集名贵灵药,传说神果,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于是遍翻前辈古籍,还真让他找到一个丹方。 此丹名为万灵,取九百九十九种兽类精血,每种兽类更要分老、幼、壮以雌雄分之,共六类,没类取精血九份,共计需要近五万四千份兽血,这些兽血以特殊手法混合,浸泡灵芝、仙参等灵药,七七四十九天后,炼丹成药,虽无法与传说中的仙丹相比,但食之也可使人延年益寿,固本培根,宁王一听大喜,连忙派出治下军队分兵采集,但常见兽类倒还好说,但想凑齐九百九十九种却是不易,忙碌了几个月,才堪堪收集了三分之二,这也多亏是冬日,要不然这么多兽血,只是腐败气味便能将人熏晕。 玄清只是听姜旗总说了大概,这万灵丹却是不知,心里暗想,本来宁王府的请柬,自己没兴致前去,但此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算不为弄清宁王所为,只为了姜旗总所说的离恨天宫的道藏,便能不虚良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