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不足者足余者安 (第1/1页)
元婴期又称明道之境,大道万千既是坦途又是迷障,乱花渐欲迷人眼,荒草梳梳没马蹄,三界八方,无数修士穷极一生,也无法突破元婴,最主要的便是在这万千通明大道中,迷失了方向,得陇而望蜀,步步皆歧途。 何为明道,明了自身之道,《南华》有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只可感知,却无法口授,只可领悟,却无法显现,世传无数道法,只是让修道者做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以此达到“中道而不夭”,但“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只有有所依凭,才会更好了解,但“道”偏偏是形而上之,无据无凭。 若说凭道法,依前人之道,可凝金丹,但突破元婴却是万无可能,明道之境需要明了适合自身之道,以此为本,身魂相合,体内元婴便是自身之道的具现,因此每个元婴真仙都是执着之人,就好比修道之人,在元婴之前或许还会因为他人劝说改变心念,成就元婴后,但凡有违己道之举,必会固执己见,不容他人置驳,凡人之间的法统之争不过是小打小闹,真仙之间的道统之争,才是地裂天崩。 玄清所明之道在人仙二字,人者非狭义所指,在万千生灵,下者蝼蚁,上者圣人,其生其死,其盛其衰,其存其亡,其衍其绝俱在人仙之中,非天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非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损有余而补不足则有余者伤,不足者惰;损不足以奉有余则不足者绝,有余者奢,玄清之道,根本在于“各得其所,各安其份,各足其性”,人守人道,妖守妖道,三界各有归处,圣人垂拱无为,轮回有序,生死有度,守中而无偏,使得不足者足,有余者安。 天道所为,在稳定三界,人仙所为在守护生灵,若此道大成,人仙神妖鬼无不囊括其中。 玄清盘腿坐于虚空,身子慢慢往下沉去,体内鼎火熊熊,不断炙烤着金丹,金丹周围已经崩裂了些许碎末,散发着烁烁金光,围绕金丹旋转。 老子五千言已是念毕,玄清另诵南华,心里存念人仙之道,注入鼎炉,随着灵火炙烤金丹,一点点注入孕育的元婴之中。 玄清的身子已是落到了云层之下,大道伦音时隐时现,这是因为人仙之道尚不完整,而玄清附近千里所在,紫气横空,遮住了勾月、明星,使得千里之内如同白昼,皆都蒙上了一层紫色。 离此地最近的北茅山内,宗主钟阳刚刚结束修炼,正要就寝,忽然有感,快步来到寝室之外,往东方看去,紫气东来,遮天蔽地,钟阳已是面沉如水。 “宗主...”留守山上的三长老也是匆匆而来,身上衣衫还有些凌乱。 “紫气弥天,道音隐现,这是又有元婴出世吗?”钟阳喃喃说道。 三长老也一起看着东方,担忧的说道:“会是谁呢?” 此时北茅山弟子也已来到外面,抬头看着东方,虽议论纷纷,却不明所以。 沉默许久,三长老又道:“观紫气中心,应是在宁地所在,会不会是玄清真人” 钟阳微微点点头,道:“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邙山深处,阴云弥漫,外围鬼哭阵阵,这里却是寂静无声,在弥布的阴云之内,有一座巨大的宫殿,黑石砌就,表面没有任何装饰,看上去古朴恒久,殿外不远便是一片连绵百里的大冢,鬼火明,四处飘荡,伴着阵阵阴风,更显阴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