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关山满眼 红是夕阳 白是人骨(6) (第1/1页)
覃雁飞心情为之一缓,伸手轻轻揽了她的腰,柔声道:“我们去吃早点吧!嗯,你想吃什么?小时候我听广播里的评书相声,那里的演员们总说他们是豆浆油条养大的,我倒想看看北京的豆浆油条和咱们家的有什么不一样。” 萧秋雪“呵呵”一笑,道:“那中午呢?去吃烤鸭子啊?你不怕我发胖了?” 覃雁飞朗朗地笑道:“胖了多好,我要把老婆养得白白胖胖的,省得人家说我不会心疼老婆,要来跟我抢,你可是我的命根子哟!” 萧秋雪细眉一扬,道:“我才不要那么胖呢,多难看!”心里却说不上来的舒适。 两人用过早点,休息了一会儿,便从王府井街东安市场附近乘814路公交车前往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汗淀区东部,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构成,它不仅能代表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最高峰,也是世界园林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奇珍,当时欧洲有关的文献盛赞它是“万园之园”、“人间天堂”、“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然而,这颗璀璨的明珠所留给它的主人中国人民的却是永远也无法治愈的伤痛。 覃雁飞自从拈到了这支阄,便借了本旅游杂志,圆明园在历史课本上那是大大的有名,但很多的具体的数据他都不知道,也只能借着这些纸上的文字想象一下那些被强盗毁灭的盛世繁华了。 圆明园占地两千五百余亩,原是明代一位皇戚的私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给了四皇子胤祯,正式题名为“圆明园”。关于园名的含义,据雍正帝的解释,是为“圆而通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雍正帝很喜欢这个“林皋清淑,波定停泓”的地方,即位后即将园林占地面积扩大了十倍,造景二十八处。乾隆帝即位后又继续扩建,又造景40处,并命宫廷画家按图绘景,而且亲自题诗,嘉庆时收并了西面几个赐园,建成绮春园30景,道光帝又陆续兴建,改缉春园为万春园。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建设,圆明园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三园共构筑了桥梁一百多座,景点一百四十多处,楼台亭榭,轩廊馆阁等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三园中,以圆明园的面积最大,正门设六部朝房,二宫门有正大光明殿。从这里绕过一道山岗,可看到一片由九个岛屿环抱的宽阔水面——后湖,正中心的大岛上建有“九州清宴”,象征华夏九州。 从九州清宴开始以后湖为中心,逆时针排列着八个岛屿风景区,依次为“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图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皆为胜景,各具其长。 后湖东部的福海是园中最大的水面,放照西湖十景,建有“三潭印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平湖秋月”等风景区。湖中有三岛,名“蓬岛瑶台”,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福海周围,又有许多小湖与它相通,“方湖胜境”就在其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