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抱负 (第1/2页)
热门推荐: 自回到侯府,来探望安若瑾的人就没有断过,整日演戏的结果,就是把安若瑾与安若澜的演技磨练地更为炉火纯青。 虽是如此,两姐妹也累的够呛。 眼看着两姐妹就要撑不下去,慕容氏直接以安若瑾需要静养为由,将她接回了锁桐苑亲自照料,更是闭门谢客,谢绝了一干来看望的人,如此,两姐妹这才得以歇口气。 安若瑾搬出锁桐苑后,安若澜便恢复了以往的生活,每日读书刺绣学礼,闲暇时不是与安若珂安若妍玩耍,就是到锁桐苑去陪装病的安若瑾,日子过的很平淡。 如此,转眼便是十日。 安若瑾搬去锁桐苑后,便甚少再见外人,府上不少人都在传二小姐快不行了,为这事,安若珂跟安若妍没少悄悄抹眼泪。 随着流言越传越凶,安若澜克亲的事又被扒拉了出来说道,一时间,整个侯府后院都笼罩在了阴云之下。 与此同时,前院也开始变得不安宁。 不知是从何处传出的消息,说安世霆与安世延极有可能被派往西北赈灾,不日就会有圣旨传下。 老侯爷为此愁眉不展。 西北灾情严重,朝廷数次拨款赈灾,却毫无作用,就在五日前,有地方官秘密举报赈灾粮款沿途被克扣私吞一事,并奏请今上严查赈灾粮款去向。此事惹得天子大怒,严令调查真相,这几日朝堂之上日日争论不休,为的就是选出派往赈灾,查明赈灾粮款去向的官员。 只是西北乃苦寒之地,先不说贪污粮款之人背后的势力有如何庞大。单说那艰苦恶劣的环境,就让许多在盛京享福惯了的达官显贵们望而却步。 而受苦还是其次,谁也不清楚此事的背后到底牵扯到了多少世家贵族,若是不小心得罪了朝中的权阀,那就不单单是丢了自个小命的事儿了。 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大部分选择了明哲保身。 唯一站出来的人,是卫国公。他自荐前往西北调查粮款去向一事。当然,只他一人是不够的。是以今上已经发了话,两日后若是无人自荐。便就由他钦点。 文信侯在朝堂上向来以中立,明哲保身闻名,眼下他听到自己最器重的长子,以及最疼爱的么子极有可能被派往西北。当即是急得头发都要白了,只是除了干着急。他却想不出丝毫办法来挽回。 无计可施的文信侯,只能寄希望于与太后交好的妻子。 安老夫人如今虽然已不再管事,对前院的事却也有所耳闻,她早已料到老侯爷可能会与她商量。是以早已想好了说辞。 “若妾身此时进宫求见太后,意图未免太过明显,若是惹怒今上可如何是好?再说。后宫不可干政啊。”安老夫人不答反问。 老侯爷也是一时急坏了,被如此一点拨。当即脑子醒了大半,连连颔首:“夫人所言有理,此事不能牵扯到后宫。” 随即长长叹出一声,眼底精光微闪,惆怅道:“侯府是愈发的不安宁了,难道天要亡我安家?” 安老夫人半敛下眼帘,假意听不懂他话中的深意,道:“不过是些流言罢了,指不定是以讹传讹,只要圣旨一日未下,就做不得准。” “空xue来风必有因。”老侯爷微眯起双眼,屈指敲了敲桌面,问道:“瑾姐儿近日身子如何了?澜姐儿可还时常在她身边照料?” 老夫人心底微沉,答道:“大儿媳亲自照料的,说是有起色了。” “那就好,只要瑾姐儿好了,那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老侯爷轻轻颔首。 他没有明说是哪个流言,但安老夫人知道,他指的是克亲的那一个。 隐含着警告的话语,让安老夫人不由得皱起了双眉,她压抑着心底的寒意,敛首掩饰自己的情绪,低声应是。 老侯爷瞥了眼姿态恭顺的老妻,对她的装傻充愣感到不悦,皱了皱眉,他将话题又转回到赈灾一事,询问安老夫人可有何主意。 这前院的事,安老夫人自然不好,也不敢拿主意,她道:“妾身哪有那本事,还是要靠侯爷想法子。” 闻言,老侯爷哼笑一声,半带讽刺道:“盛京城中谁不知文信侯府老夫人有本事,教训拿捏人的手腕一流?” 这说的是当年安老夫人收拾底下小妾的事儿。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两夫妻也一直相敬如宾,但老侯爷始终记恨老夫人将他心爱的小妾赶出了侯府,送到田庄去受苦。 时不时的,只要他心中不痛快,他就会想起当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娇美小妾,就要翻一翻旧账,说些刺人的话。 若是不这样,他好几日都会心里不舒坦。 安老夫人低垂的眸子蓦地染上冰寒,她垂着头没有应声。 老侯爷也只是过过嘴瘾,发泄发泄情绪,并不打算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