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终须辩(今天两更4500+) (第1/1页)
是啊。..org已经是二十二年前了。 阮雪音心道。 去年向顾星朗探问此事,说的还是二十一年前。 甚至一月间上官妧在明光台上讲故事挽局面,提到当年纪桓锁宁城之行,说的仍是二十一年前。 却事实上已经算二十二年前了。 现下是景弘七年。 又一年翻过,意味着尘封以至于讳莫的旧事又远了一年。光奔逝,处其中的人被夜交替磨平了知觉,总错觉今昔离往昔不远,时间还很充裕。 很远了。 且会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须抓紧时间。在往事彻底如烟尘不可辨之前。 将它们捞回来。 入夜,马车自相国府出。不留府中用膳是一早说好了的,尽管纪家上下已经按相府最高规格准备了筵席。 太麻烦。 也太累人。 一如即往,此类正经八百又束手束脚的场合,顾星朗能推就推。 推不了的已经太多。 顾淳风仍是同阮雪音一车,感叹十月初三像山烽火之真相,又绕着弯儿解释早先对竞庭歌过分随意的评判—— 学舌而已,并没有过脑。她东拉西扯。 阮雪音没怎么听进去。她回味良久饮香榭内纪桓那句反问。 又回味良久自己答“是”时他脸上的表。 算是没有表。 却莫名叫人回味。 她答“是”,对方未及再应,被顾星朗不着痕迹掐断了谈话路径。 淡月华灯,露微稀。 入得皇宫,四个人陆续下车,都有些饥肠辘辘。但如此队伍组成,强凑一桌用膳,实在别扭;顾星朗也不能完全不顾纪晚苓颜面,立时跟阮雪音成双离开。 遂各回各家,他径直往挽澜。走了好长一段方改道,依然向折雪去。 尚没到门口,两人于北御花园小石径上会和。 “你这扬杆垂钓的作派,”他道,全无多余话,颇有些劈头盖脸意味,“同竞庭歌倒像。尤其问话句式。” 声音语气并不冷。但也没什么温度。 今她说了不少话,但问话,尤其值得他此刻兴师问罪的,只有那一句。 “本就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岂有不像之理。”阮雪音回,想半瞬,一挑眉,“应该是她同我像。我先入门。” 顾星朗不置可否,只淡淡道:“下次不要这样了。” 阮雪音约莫猜到他会生气。 但也只是感觉。确切理由,她想听他明白说。 “哪样?”遂问。 “纪桓二十二年前去过锁宁城,此为秘要。政事秘要。我一早同你说过。” “这事又不是你告诉我的。”她回,“我在相国府说得清楚,是老师说的。” 他确实没说。是上官妧说的。 他只是没否认。 而将来源转到老师上,不过为了钓纪桓的鱼。 顾星朗脚步滞了滞。终没停。 “去冬在骐骥院,我也这么跟纪齐说的。今夜他们父子若聊及,亦对得上。不会太显得像钓鱼。你放心。”阮雪音继续道,“且纪相自己也说了,老师通晓天下事,知道他当年去过锁宁城,完全合理。” “你就认定瑾夫人跟你说的为实。” “她说二十二年前。你也说二十二年前。她说四个月,纪齐也说四个月。你和纪齐分别提供的部分事实,跟瑾夫人所言完全吻合。那么她说锁宁城,九分可信。”她再应,“更何况,你从来没有否认过,说纪相去的不是锁宁城。” “你在骐骥院,倒确有收获。你这般在纪齐上下功夫,今之前,本不惹眼,今之后,却该是被纪桓盯上了。”顾星朗负着手,清风朗月,水浮光,走在煦暖夜里莫名显出来距离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