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希望 (第1/1页)
陈麟看着眼前颇具自信的于东,你恐怕想不到迎接自己的会是一场惨败吧。 于东似乎感觉到了陈麟的目光,走过来问道,“年轻人,你听说过电影和吗?你感觉哪部电影好?” 听到于东的问话,陈麟心中恍然,显然于东不像自己表现的那么自信,不然也不可能问道于盲,问自己这个不相关的年轻人。 “两部片子我都听说过,国师的肯定会票房大卖,至于,如果是在之前上映的话,票房应该也不会差。”陈麟嘴里胡扯道。 陈麟知道在华夏世纪初前十年,华语电影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只有五个人。 三大导演加两大功夫巨星。其他的人或许名气不小,但说到票房号召力完全不能与前面五人相比。 的阵容看似不错,但号召力不强,而且就阵容来说,更胜一筹。 所以,陈麟本身也不看好,但自己来伯纳投剧本,只能说票房不会差,这个就看和谁比了。 即使惨败给,本身也有7500万票房,位列2006年票房排行榜第八。 “年轻人不错,很有眼光。”于东听了陈麟的话,似乎找到了一些信心,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陈麟闻言赶紧拿出剧本双手递给于东,“我是来贵公司投剧本的。” “哦,投剧本的。”于东接过了剧本,但是又随手递给了身边的一个中年人。 “我会让人好好看看你的剧本,祝你的剧本我的电影一样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说完于东转身离开了,其他一应高层紧随身后同样跟着离开了。 陈麟刚开始听到于东的话心里很高兴,可是又听到自己的剧本和他的电影一样感觉有些别扭,要跟你的电影一样,那不是就完蛋了。 不过,不管怎样,这是自己最有希望被看重的一次投剧本,算是不虚此行。 看了眼被高层前呼后拥的于东,这是已经超脱了顶级导演的范畴,真正的一方大佬了,略带羡慕的陈麟走出了保利伯纳,前往下一站,光鲜。 帝都光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电视剧节目制作和发行起家的,具有强大的宣传平台、超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和销售发行能力。 发行过、、、等大卖影片。 旗下有娱乐资讯节目、综合音乐品牌节目、互动求真类节目、真人秀节目,音乐类节目等。 光鲜强大的宣发能力为光鲜影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2013年,光鲜影业已跻身国内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等到前世陈麟穿越之前已经超过华艺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 2006年的光鲜刚开始涉及影视投资,第一部作品就是。 没错,就是要与打擂的那个。 光鲜投资并联合发行,只不过现在的光鲜还不是后世的娱乐巨头,在电影方面只能算是为于东摇旗呐喊的小弟。 此时的光鲜董事长是王常田,而总经理是张召,就是后来离开光鲜,成为又一娱乐巨头乐视CEO的张召,此时的两人还在一个锅里刨食吃。 光鲜还有一个对于新人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愿意投资新人导演。 像是第一次做导演拍摄的徐山争,首次导演的邓潮,以及处女作的赵燕子。 说起来,华夏的许多电影公司的崛起与衰落都与导演息息相关,最流行的就是金牌制片 大导演模式。 比如华亿董平 陈楷哥,华艺双王 冯大炮,旧画面张威平 国师,伯纳于东 香港导演,小马奔腾 宁皓,光鲜王常田 新人导演等。 这充分说明了华夏大导演自带资源,也体现了华夏的导演中心制,也是大导演能够站在华夏娱乐圈顶端的重要原因。 这一次陈麟没有再遇上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就像在华艺一样老实排队交剧本。 出了光鲜大门之后,陈麟拿着最后一份剧本,前往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承天。 陈麟前往的这个公司叫做帝都承天华音音乐制作有限公司,这是承天娱乐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说起承天娱乐可谓是来势汹汹,掀起的风浪让不少娱乐公司纷纷侧目,尤其是国内第一民营娱乐公司华艺。 2005年王静华军团从华艺整体出走,而迎接王静华军团的就是承天娱乐,这一下可以说把华艺挖空了,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华艺要到了。 再者,承天娱乐收购了香港老牌电影公司嘉和,得到了影院,并想借壳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民营公司,扩大资本,以资本开路,成就王者之位。 这也让想要第一个上市的民营娱乐公司华艺紧张兮兮,承天娱乐对着华艺干的两票,当时真是闹得沸沸扬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