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回 周国岛星君重聚 (第2/2页)
。 现在的状况已经很明显了,柴进作为周朝子孙在夷州称了周王并且建立了周国。 一下子还聚拢将近四十万大军,一举拿下的大宋东南沿海的门户海州城。 这简直就像是一颗炸弹,爆炸在了大宋的境内。 现在的大宋,在外还要面对着金国,辽国,西夏这三大强敌。 哪里还有心思,去面对着国境内周国的强势来袭? 周国可绝不比之前的四大寇,要知道柴进可是正宗的周朝子孙。 柴进可以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号召军民复周朝江山也。 虽然宋徽宗根本就不知道,这柴进何时在海外称王建国。 他更不知道,柴进究竟是怎样率军拿下的海州城。 宋徽宗也恨这高俅,究竟为什么要从海州走? 柴进定然是为了给其旧主宋江报仇,才一举夺下了海州城。 高俅的死因,也定是如此是也。 这些的情况,宋徽宗还是能够想到了。 如此一来,不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现在的宋徽宗,真的是万分后悔让高俅去害宋江等已接受招安的二十七位星君。 如若宋江等星君在平定江南之后,顺利押着吕师囊等归京受封哪里会有那么多该死的后话?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宋徽宗已经来不及去后悔。 他现在必须要将这件事情,妥善的处理好。 若不然,这大宋江山可真就是不稳当了。 于是宋徽宗直接同童贯和张叔夜直言道:“行了,朕也不在这里跟你们藏着掖着了。现在柴进率周国兵将拿下了东南沿海的海州城,这简直就是爆炸在我大宋境内的一颗巨型炸弹。这柴进是周朝正经八百的后人,完全可以打着复国的旗号和我们大宋分庭抗礼。而我们大宋江山,现在根本没有精力去在境内应付他们。就算咱们有精力,我等的三大外敌会允许吗?现在我们必须拿出一个完美的对策来,不然我大宋就真的会有大麻烦。” 说完这番话,宋徽宗的眼神随即变的黯然了起来。 在童贯和张叔夜的印象里,宋徽宗几乎没有过如此黯然的眼神。 看来周国之事,还真是宋徽宗自当上皇帝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童贯和张叔夜,自然也是知道柴进率周国兵将拿下海州之事的。 并且之前高俅被宋徽宗派往江南,害死宋江等星君之事张叔夜也是清楚的。 张叔夜并不敢阻拦,主要是怕引火烧身。 可令张叔夜万万没想到的事,这把火居然烧到了高俅乃至整个大宋江山的头上。 想到这里,张叔夜即向前一步道:“陛下,请恕臣之言也。陛下您当初就不该派高俅去害宋江他们众星君,如若宋江不曾遭害。又何至于柴进率军拿下海州城与之复仇,又岂会有这么多连锁反应?” 张叔夜的这一番,搞的宋徽宗一时间哑口无言。 过了半天,宋徽宗才拍着大腿道:“哎呀哎呀,朕已经知道错了。可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意思,我现在只要和你同童贯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宋徽宗的这次认错,可以说是他自成为皇帝以来第一次主动认错。 张叔夜见宋徽宗如此,也不免叹了一口气既而开口道:“陛下,其实臣已经有了一个解决办法。” 听到张叔夜此言,宋徽宗登时眼前一亮道:“张爱卿尽管开言!” 张叔夜开言道:“其实这倒也不算我张叔夜的计策,实际是乃是天意也。因为臣昨夜梦到了九天玄女娘娘,他告诉了臣我大宋朝该如何应对周国之事。” 宋徽宗问道:“张爱卿梦到了九天玄女娘娘吗?” 张叔夜道:“正是也,九天玄女娘娘之旨意即是天意是也。” 这宋徽宗平生最为信奉天神,对于九天玄女娘娘之言自然很是重视也。 宋徽宗追问道:“那么九天玄娘娘,都与张爱卿你在梦里说了些什么?” 张叔夜道:“回陛下,九天玄女娘娘之意乃是教陛下您下旨敕封柴进为周王也。并且要将柴进等目前周国君臣六十一人,尽数加官进爵也。如若如此做,不仅能够永远结束我等大宋朝廷与星君之间的纠葛。使柴进退兵返回周国,还能够使柴进之周国成为我大宋于海外的东南屏障。” 听完张叔夜的这一番话,宋徽宗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宋徽宗知道天意如此安排,定是有天意所安排的道理。 而且策封柴进等周国君臣,倒也没什么好在乎的。 毕竟夷州乃是海外之地,而且柴进毕竟现在已经占据了他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夷州最高领导人。 封与不封,他柴进都是夷州之主人也。 既然天意的安排已经到了,那他宋徽宗自然也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了。 而且如果这次敕封真的能够使周国依附于大宋,并且能够永远结束大宋与星君之间的纠葛。 这样的结果,对于大宋来说自然是稳赚不赔了。 宋徽宗长吁了一口气,然后目光就落在了童贯的身上。 既而与童贯道:“不知童爱卿有何看法?” 童贯听宋徽宗问自己,赶忙道:“臣同张大人也是一般看法,以目前看来的确是应该敕封柴进他们周国君臣。” 其实这童贯心中对于星君态度,和之前的高俅几乎是一样的。 虽然他和星君之间并没有什么实际仇恨,但他毕竟在星君与雷部之战中曾经私通星君。 对于这样的事情,童贯想的很是明白。 一旦要是东窗事发,那么他童贯就是第二个蔡京的。 所以童贯就希望星君能够全部绝灭,这样的话他童贯通敌之事就可以永久尘封下去了。 但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星君根本就不可能绝灭。 眼下童贯也只有,配合张叔夜劝宋徽宗策封柴进等人这一条路。 因为只有为星君好,他童贯才可能有一条活路。 若不然,他童贯不成为第二个蔡京也会成为第二个高俅。 这童贯要算起来,还是第一次和张叔夜站在了一个阵营。 张叔夜乃是顺应天意,童贯则是为了自家保命。 但是这两位朝廷要臣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与星君方便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