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宋帆影_第一百六十三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一) (第1/1页)

    张镝的计划不是直愣愣的与元军硬拼,也不是傻乎乎的坚守原地,更不是暗搓搓的抢班夺权。而是“迁民出海”,巩固后方。

    不论是文天祥还是袁镛、陈复,他们都不清楚张镝还有一个强大的后方存在,有富可敌国的中兴社,有吕宋、流求两块大基业,治下有十万番汉之民,这完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胡隶是清楚此事的,所以早已与张镝商定过。袁镛对此有一点耳闻,但只知张镝在海外有一些生意,哪里想到是这么大的事业。陈复对中兴社的了解不比袁镛多,一直疑惑张镝是怎么养活几千兵马的,文天祥更对某些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他们三人看问题的角度就与张镝存在差别,全是立足于庆元,张镝的眼光却早就跳出了庆元一地。

    流求和吕宋都很缺人,虽然从海州运过去不少移民,泉州等地也一直在招人,还有大量的战俘充当劳力,但至今在流求的编户民不过三四万人。吕宋则是万余汉民加四五万编户番人。总共加起来勉强够十万之数,只算汉人的话,更要减去一半,五万人而已。刨去老弱,真正堪用的人口还要少的多。所以人口的瓶颈已经是制约中兴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拓和垦田的进度都很受影响。

    实际张镝早就做好了迁民出海的打算,占下庆元之初就已去信流求,要求刘石坚启动应急预案,立刻腾出手来准备接收大规模的移民。中兴社所有炮船及大小战舰都已组织北上昌国,而正在昌国一带中转的所有商船也将被腾出来为运送移民服务。此时昌国一带舳舻相接、大船成群,随时听候命令,只需一天时间就可抵达庆元。而庆元港口上成千上万的商船、民船也早就在张镝的预算之中,必要之时即可全部征发上来。

    庆元不是当初的海州、东海可比,规模上大出好几个层级,组织移民的难度要大得多,当然机遇也大得多。这几十万人如能成功迁往后方消化吸收而为己用,那么自己的实力马上就能增长数倍,乱世之中,还有什么比强大的实力更让人安心呢?张镝对此是志在必得。

    眼下正是迁民出海最好的机会。只因近来元军大兵压境,海路已占据定海,离庆元不过五六十里。陆路已过上虞,相距也近达二百余里。沿途游骑四出,杀掠极重,余姚、慈溪、奉化等地乡野尽遭蹂躏。四郊但凡稍有抵抗者都被屠灭,奉化北郊、余姚城西死者都超过数千人。元兵成群结队,所过之处积尸如堵、血流成河,这是对拒不投降者的残酷惩罚。一时间到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百姓们四散逃亡,躲避兵灾。

    庆元城作为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城池,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逃难目的地。

    一下多出大量衣食无着的人,管理的压力骤然加大。好在城内粮食积储向来比较充盈,张镝已经令人打开府库,拨粮赈济。于城中四面架起三五百口大锅,搭设粥棚,日夜施粥。忠胜军每日派出数千人巡视城中维持秩序,又征发空置宅院让老弱难民居住,力争不让一人因冻饿而死。各项措施安排下去,活民无数,无人不感念忠胜军的恩德,四乡来归附的就更多了。城中原有居民十余万人,随着源源不断的难民涌入,十几天里人口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三十多万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