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一 善后 (第1/1页)
“姓方的,亏你自称仁义,为何不同意赔偿百姓、补偿士卒?” 刘子羽气呼呼地盯着方天定,据理力争。 方天定道:“若是赔偿,岂非鼓励抵抗?如此,对义军将士公平?” 原来,为了抵抗义军,刘子羽下令城外五里范围所有百姓进城,并且拆毁房屋,以为坚壁清野。 义军攻城中,又烧毁了三百多民房。 若是绍兴不失,以越州之富庶,赔偿这些百姓的损失轻而易举。 只是绍兴城破,府库尽为义军所有,就是卖了刘子羽也赔不起如此巨大的损失。 于是,刘子羽向方天定建议,赔偿这些百姓的损失。 不止如此,对于守城中伤亡的士卒,刘子羽也希望方天定一并抚恤。 刘子羽的原话是:“赔偿百姓,则民心尽伏,抚恤士卒,则军心抵定。” 这能同意? 方天定同意,手下官兵也绝不会同意。 进入城中,刘子羽领导的最后抵抗可是给义军造成了五百多伤亡。 守军尽数投降,义军限于军纪无法清算,然而怨气是存在的。 不趁机打击报复,已经是义军觉悟高了,还想要抚恤?想的美! 所以,方天定断然拒绝,道:“抵抗义军死亡受伤,义军居然抚恤,岂非让各地民众踊跃抵抗?没有这个道理。 就算赔偿,也该由姓赵的出钱!” 姓赵的出钱?呵呵! 若是姓赵的有这个觉悟,还能有方天定横行江南的机会? 刘子羽尤不甘心,问道:“那为何行军途中,你赔偿百姓被践踏的麦苗?” 方天定回道:“践踏何处麦苗,我军可以选择,是主动行为,杀伤守军,我军不得已而为之,是被动自卫,你可懂?” 刘子羽无言以对,只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士卒流离失所啊。 于是,刘子羽发了脾气,吼道:“好,你不赔,我赔!” 方天定冷笑道:“彦修兄,你有钱么?” 有个屁钱!刘子羽郁闷。 刘家父子官职俸禄的确不少,可是养的手下也不少,平日开支就大,又因刘韐为官清廉,他们也没别的进项,并无多少积蓄。 此次大战,涉及百姓两千户,阵亡伤残宋兵两千余,按照每户或一兵五贯钱算,要三万贯。 卖了他俩,也出不起这么多钱。 刘子羽心一横,说道:“大将从贼,总得有入伙费吧?且给我,不要多,两万五千贯足矣!” 方天定冷笑道:“我们起兵,是为了天下公义,非为首领小义,岂有安家费的道理?不信你去问,哪个将领到来时有奉金的。” 不说摩尼教骨干出身的将领,就说后来投靠的庞万春等人,都是自带干粮的五毛党,根本就没有入伙费这一说。 重金招揽豪杰,非是不能,而是不为。 以利相聚,利尽则人散。 王庆、田虎到后期,手下大将投降反正的不在少数,哪怕意志坚定如方腊义军,也有金定、段恺两个二五仔。 所以方天定放弃了给一大笔入伙奖金的打算,而是安排职使,令其尽展所长,再辅以思想教育,让入伙的人来的心甘,留的情愿,为推翻赵宋努力奋斗终生。 想想后世建国之前,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钱财奋斗的? 方天定心知义军比不过后世的铁军,但是,只要能有三成水平,便可以平推世界。 这就是思想的威力。 听了方天定的解释,刘子羽不由沮丧,道:“即如此,罢了,我想其它办法吧。” 所谓办法,大抵也就是变卖家产了,方天定如何能让手下大将流落街头呢。 方天定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你写借条,以私人名义从帐上借三万贯,一成利息,还款则每月从你俸禄和奖金中扣除。” 刘子羽立刻兴高采烈地问道:“每月俸禄几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