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枭宠:败家福晋,拽上天_第437章 震撼登场(4千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震撼登场(4千字) (第1/1页)

    她在来之前,已经把阅兵相关的知识通过系统看过,尤其是清代阅兵的那些忌讳都背了下来。

    董鄂瑾跟在九爷身后,看着面前浩瀚的场面,不自觉的想了很多。

    阅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籍中已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但那时人们管阅兵不叫阅兵,而叫“搜”。如果是五年一次的大阅兵,就叫“大搜”。

    这种叫法一直到汉代才被“阅兵”一词正式取代,并且加入了演习的成分。

    然而,作为一种军事仪式、一种正规军队集训制度的“阅兵”是从清代开始的。

    清代阅兵有“简阅”和“大阅”之分。“简阅”又称“校阅”,是八旗、绿营由王公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部队的制度。“大阅”是皇帝检阅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隆重阅兵仪式。

    “大阅”始于清廷入关前,皇太极曾于天聪七年,在盛京北郊举行过“大阅”。

    更是对国家军事以及卫国将士极其重视,大阅自始至终按实战的要求进行。

    为此,皇太极还特意指出:“凡临阵对敌,必整齐队伍,各依讯并驰而前。”并警告八旗官兵,大阅中凡贻误、敷衍塞责者绝不姑息,一定从重治罪。

    入关后,大阅规制日渐复杂,规定每隔三年,在南苑围场举行一次大阅,检验八旗兵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演武宣威。

    此后,顺治、康熙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

    除了皇帝亲自参加的“大阅”外,“简阅”的形式也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钦派检阅,由练兵处、兵部、陆军部奏请皇帝,钦派知兵大臣数员前往阅兵。阅兵内容有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阵、军律、军垒各项。

    董鄂瑾这么想着,情绪也跟着周遭紧张而蓄势待发的气氛,不自觉的严肃了些。

    之前一月锻炼的成不成,如今也就看着今日的效果了。

    九爷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备受瞩目,若今日没什么成效,定会被那些火器营、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的将领笑话。

    众将领都站在临时搭建好的高台上,看着下面自己的军队。

    每支队伍都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

    彩排开始。

    八旗部队、八旗满洲火器营、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等,依次按照往前的训练标准前进。

    没什么大问题,精神面貌也尚可,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直到九爷所带的那只队伍出来

    众人才惊了眼!

    列队班长声音粗犷嘹亮,嗓音震天,听着便让人为之一振:

    “稍息!”

    “唰!”的一声,队伍格外的整齐划一。

    “立正!!!”

    “啪!!”

    特质的军皮靴紧扣,响亮的一声,再加上他们如松般笔直的站姿,比起之前那些队伍,还没开始行进,这精神面貌的差距就瞬间显现出来了!

    而当“齐步走”的命令下达后,不一样的风姿,卓越的风采,当即抓住了众人的眼球!

    从未见过这般整齐的队伍。

    连走个路所有人的姿势都是一样的,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太恐怖了。

    像是一个人瞬间变成了上千人。

    这若是在战场上,光是让人瞧见便为之胆战心惊。

    这般整齐划一的步伐,即使到了拐弯处,也依然齐整,众人一直盯着,心中的震撼层层加大。

    直到队伍行进到将军们的高台中央,队伍长的下一个命令出口时,众人瞬间惊呆了!

    “正步走!!”

    士兵们瞬间换了动作,“踏!”、“踏!”、“踏!”、“踏!”的向前行走。

    动作一致,胳膊举起的位置完全在同一水平线上,最重要的是他们看不见的腿部居然也能踢得一样齐!!

    这是什么动作!

    这是怎样的训练才能有这样的结果!

    可毫无疑问的,这支队伍太强悍了。

    没有打仗,没有比武,可在所有人心中,这个想法在不断的扩大。

    看台上的将军们目瞪口呆。

    刚开始还蔑视九爷的那些人,现在却对他不得不服。

    小霸王还是可以的啊

    虽然这段时间名声臭,可他哪段时间名声不臭了从小到大都臭着呢!

    但挡不住人家有真本事啊!!

    将军们的脸上实在是有些挂不住了。

    他们刚才还等着嘲笑九爷呢,如今却一脸的灰败,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

    然而,也有那些看九爷不顺眼,硬是撑着脸皮,不屑冷嗤的:

    “九贝子,你这训练不符合朝廷规定吧”

    “什么正步走朝廷哪儿有这些!”

    他一说,其他心量狭窄的,也跟着嚷嚷:“就是就是!你这是无视朝廷规矩!”

    “九爷,你就算是想要拔得头筹的出彩,也不能这般走极端啊!”

    “说的是啊!九爷,您怎么跟没行军打仗过的人一样呢这种花把势上战场能干嘛没用!!”

    此言一出,将军们被一个顽劣不堪的臭小子给比下去的心情瞬间好受了许多。

    可也有心里跟明镜儿一般的人。

    九爷既然能练,那就必定是得了皇上许可的。

    瞧瞧九爷办的那些个荒唐的事儿,哪个不是只在灰色地带擦个边儿他是这满朝文武中,最会试探帝王底线的人。

    稳重有识的将军们心里琢磨着没准儿过了今日,他们的队伍也要被训练成这样的了。

    那些说是“花把势”的人,也不过是口舌之争。

    刚才队伍走过来的时候,气势惊倒了在场所有人,而他们那些部下,也站在退场出看得直直的。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无比,这才是军人该有的精神风貌!

    雍正以后,“大阅”制度更加完善、周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