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姚城熟人 (第1/1页)
七月的天,热死个人。 侯大宝躺在马车上不住的往嘴里灌水,几片柳叶黏在水囊上被风吹落,那是纨绔们送别时赠的柳枝,也不知道这是谁定的规矩,还不敢扔,说是在路上住一夜插一枝。 侯老爷子坐在车辕上显摆官服,身后是二百多名原来的东宫守卫。 李世民的确对自己人不错,这二百多人说是到姚州换防戴罪立功的士兵,其实就是侯大宝一行的护卫。 敬君弘自告奋勇担任统领走在队伍最前方,在他旁边的是兰夫子的儿子。 小兰是被老夫子硬塞进队伍的,理由是这小子该为兰家建功立业,不能学他爹当一辈子小学教师。侯大宝直到现在才知道他叫兰松,不过路怀还是习惯性的叫他老三。 侯大宝的十七十八叔想跟着走,被侯老爷子给踹了回去,媳妇都大肚子了还来干啥,等娃断奶再说。 到姚州只能从蜀中过,黔西那边现在还不是大唐疆域,严格说属于无政府统治区域。 大唐驿站在关中还是三十里一个,快到利州时就变成四十里,侯老爷子有官凭,可以享受豪华套房的待遇,可侯大宝和侍卫们只能在驿站旁的村子里借宿,好在天气热,要不非弄病几个不可。 被发配来的东宫士兵士气不高,与满怀信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敬君弘形成鲜明对比,侯大宝觉着应该开导一下这些人。 敬君弘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趁着入蜀前的歇息时间,朝侯大宝拿了坛好酒便完成任务,当兵的只要有了目标前途,剩下的都不是事。只有小侯觉着这样的开导有些贵,那可是三十斤的坛子哪。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侯大宝站在大巴山上感叹,除了兰松高声称赞外,别人都是忙着赶路,侯老爷子还踹了他一脚,催促着前行,要不挨晚就赶不到驿站了。 蜀中很富,富到粮价仅比长安贱一文。 侯大宝带的铜钱在这里被花了个精光,只为多买些丝绸带走,留着往后爷爷安抚蛮族用。 整整四十三天,连路怀都开始念叨路远时,总算碰上伙往蜀中运茶叶的商人。经过询问才得知还有一日路程便能到姚州治所姚城。 侯大宝觉着奇怪,蜀中缺茶吗?为何还千里迢迢往那贩卖? 既然知道了路程,敬君弘在征得侯老爷子同意后,决定连夜赶路,直接到姚城歇息。士兵也受不了这满山遍野的蚊虫,纷纷表示赞同。 侯大宝骑在马背上昏昏欲睡,连日的赶路让他有些撑不住了。 姚城,泸南,长城这是姚州府仅有的三个辖县,按照侯大宝查的户部名册而言,这三县加起来不会超过八万人,连后世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都不如。 姚城所在是云贵高原零散分布的小平原,简称坝子。 石头垒了堵薄薄的城墙,仅能供两辆牛车并排的小城门就是姚城给人的第一印象。 上一任刺史看来官声不错,侯老爷子递上官凭给守城士兵后,居然还有当地土人端来热茶给饮用。 治下属官出城迎接,这不是侯老爷子摆架子,而是大唐礼部的规定,想学电视里微服查访扮猪吃虎这种事,等待你的只有被乱棍赶出,还有随之而来的弹劾奏章。 属官迎接不但是一种礼仪,更是查验前来赴任的上司真假,要不一个陌生人随便拿张官凭就说老子是这里县令,被蒙骗了怎么办。 侯老爷子穿戴好官服,手里捧着吏部告身,东宫侍卫则按军律卸下甲胃,横刀。 不大会功夫,城门口奔出七八个身穿官袍的老人,见到侯老爷子便开始热泪盈眶,等查验完吏部告身确认身份后,就开始放声大哭,劝都劝不住。 侯大宝正纳闷呢,被一颗石子砸脑袋上,路怀紧张的四处戒备,一颗石子直奔他屁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