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69章 销路不是问题 (第1/1页)
根据口头约定,刘青山从明年,也就是2004年7、8月份的时候,开始给棋山供应土公鸡,当地人俗称叫笨鸡子。 其实严格来讲,棋山上面当做炒鸡的食材,都不是鲁中当地的品种,鲁中当地的鸡仔最多只能长到四斤,而棋山炒鸡要求公鸡最少重七斤以上。 回到家里,赵青山让刘涛将车开进车棚里面。 马进昌和刘玉仁到鸡舍里面喂料去了,赵青山的父母则坐在屋里喝茶。 “爸,好消息,棋山上的老板对咱们的鸡非常认可。” “真的?那他们能不能一次把咱们的鸡都买了?” “那不可能,他们买了也没地方放啊,我联系了一个老板,答应当我们代卖,一天给他送三百鸡。” “这……那咱们怎么上鸡呢?难道要一天三百一天三百得上?”赵志江有些纠结起来。 赵青山在路上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咱们暂时先十天上一批3000鸡,十天上一批3000鸡,这样咱们就能供上趟了。” “这样算来,咱们一年得养十来万只鸡,那得多少钱啊?” 赵青山笑着说道:“爸,咱们昨天的时候不是算过了,咱们这样将鸡放在苹果园里面散养,这批做实验的土公鸡,rou料比能到1比3.5左右,就算是1比4,饲料一斤才5毛钱,到棋山卖鸡一斤就13块5,怎么算都有赚。养一只土公鸡,最后的成本也就25块钱左右,我从银行里面贷了六百万,别说养十万只鸡,就是二十万只,咱们也养得起啊。再说了,咱们分批上鸡,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 赵志江点着头:“一只鸡的成本是21块钱,到棋山能卖82块钱,净赚就是60啊!那咱们光养土公鸡,一年不是要赚六百万?” 一旁的张慧芬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自己老公和儿子说的话:“啥?六百万?你们爷俩是不是做梦呢?” 然而,在赵青山眼里,这六百万,又算得了什么呢? 赵青山笑呵呵得对自己母亲说道:“妈,不是做梦。” 赵青山话刚说完,自己的手机便响了,拿出来一看,是棋山炒鸡老店的刘老板打来的。 “喂,刘老板啊。” “小赵,麻烦你抓紧时间送三百鸡来,有没有功夫?” “有,刘老板我马上给你送过去!” 因为非典的影响,养鸡户养鸡都不赚钱,所有很长一段时间,各个大小养鸡场里面的鸡舍都空着,而现在随着非典影响过去,棋山上面游客和食客又开始多起来,棋山炒鸡店的生意又红火了起来。 一方面老鸡很缺乏,另一方面棋山炒鸡店对于老公鸡的需求量又很大,所以土公鸡的价格,现在竟然有13块5一斤。 按说赵青山家养的鸡只有十个月的时间,放在平时能有12块钱就不错了。 棋山炒鸡店里面买鸡,要求鸡的个头要大,羽毛要光亮,要有精神,蹬爪子要长。 判断一只鸡的年龄,原先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位于鸡腿后面长出来的小爪子,鲁中当地老百姓叫做蹬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