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_第六十五章:文武大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文武大赛 (第1/1页)

    用餐后半个时辰,便是午后第一堂课。

    蒙恬与吴好坐在最后,听先生如何教授学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学子也晃头晃脑,跟随先生一道朗读《诗经》之文。

    “先生。”蒙恬突然站起来道:“可否让吾来讲一课?”

    授课先生皱眉望向蒙恬,知道此人乃是吴好带来,还以为是他好友,怎会如此无礼。

    见吴好点首,并无发怒,他自退到吴好身旁,看蒙恬大步走到学子面前。

    “刚才先生所言,各位可懂?”

    蒙恬并没急着讲课,先问众学子。

    突然一问,学子不知该如何回答,有些则偷偷打量脸色发青的先生。

    “不懂。”

    有一个学子状着胆子答曰,他们都只有八、九岁年龄,如何能懂诗经里深奥之意。

    “吾与你们讲一课,若有不懂可随即提出。”

    蒙恬张口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一口气将《三字经》读完,当然有些后世的东西蒙恬做了修改。

    吴好与先生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没听过这篇文章,似乎是启蒙之学,又内含大义。

    吴好知道蒙恬是用兵如神的统帅,没想到还能作出一篇惊世之文。

    不但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内容也是博大精深,教人圣言。

    后一想到蒙恬闻名天下的《出塞》与《满江红》,随即释然,文武全才,果然如叔父所言,蒙恬乃神人也。

    一旁先生已上前求教,望蒙恬能留下此文,做学堂启蒙之用。

    “此乃《三字经》,吾还有一篇《千字文》,自会留给学堂,以后所有学子,先学此两文。”

    《三字经》与《千字文》简易,且又句句都是教人道理,对于刚接触文学之人再合适不过,蒙恬可不希望将来有学识之辈,都是素餐尸位,鱼rou百姓之流。

    他又查看看了一下学子cao练,慎重交代吴好,在教文识字同时,不得放松品德素质教育与身体素质锻炼,便返回郡府。

    无品之人为官,比强盗更恶,无健康体魄,学而浪费。

    吴好将蒙恬送出学府,才急返回阅读蒙恬所留书籍,奉为天书。

    路上,蒙恬便命张宁等人,去将周术,吴实请来,要商议改革弊端。

    等待二人到来这段时间,蒙恬回想今日之事。

    还是情报网力量不足,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都没有发觉,若非今日出去,自己还蒙在鼓里。

    士族掌握大量佃户奴仆,这些人非但得不到改革好处,连自由都被他人所掌握。

    久而久之,士族就会拥有可怕的私人力量,一旦装备武器,就会成为私军。

    不行,自己必需要有一支完全收集情报的队伍。

    不管远在天边或近在眼前之事,他都要了如指掌。

    蒙恬想到了明朝的锦衣卫。

    明代皇帝能对群臣洞若观火,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功不可没。

    自己也要打造一个这样的部门,可是......

    锦衣卫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杀敌,用不好也会伤已,明朝后期,锦衣卫势力过大,连皇帝也不得不再建立东厂来制衡。

    后来东厂作大,合并了锦衣卫,又得建立西厂分担东厂权力。

    弄来弄去,结果皇帝都把权力给丢了,最后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被东林党糊弄了一辈子,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