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九节 杨子汽车(第四更) (第1/2页)
感谢一下孤单の伱、和狂暴之歌兄弟的打赏,以及qwe79兄弟的月票。第四更了啊。在差推荐票10票不到,月票还差3张,下一更。 ———————————— 劳林和克莱门特是捷克斯洛伐克人,也就是广义上的波西米亚人,充满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气息。 劳林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机械师,喜欢骑自行车是他早期开始制造摩托车的推动力,之后发展到汽车就顺理成章了,克莱门特是一个商人,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是一个成功的书商,也是很有文化的人。 这两个人看起来就比较文艺,穿着上显得有种小资,都是一身条纹状的西装,不是那么正式。 跟杨潮见面的时候,还显得有些拘谨,杨潮在中国的威望无两,但是在西方却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就被认定祖上有海盗传统,富可敌国,建功立业,充满了一股中世纪骑士传奇,因此这两人见到杨潮,跟见到传说一样。 已经延展到了胶州湾中部区域的青岛郊区,一座崭新的汽车工厂中,一辆刚刚下线的汽车摆在广场上,这是一辆漆着红漆,显然有人指点鬼他们,红色在中国象征吉祥。 这是一辆十分精悍的小汽车,只有两个座椅,椅背倾斜高高向上,有点小马车的感觉,设计上就是按照欧洲的方便马车来的。 在劳林和克莱门特面前,杨潮满意的围着汽车转了三圈,好像在看一件宝贝一般。 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尽管有外国股份,但是是杨潮控股,最关键的是在中国设厂,在中国设计制造,培养大量中国的技术人员。 “怎么样,能跑多快?” 杨潮询问道。 这问题自然得劳林来回答:“我们这款汽车是双缸,10马力。能跑30公里时速。” 杨潮对数据不太感冒:“跟福特汽车比呢?” 福特只生产一款汽车,这是美国工程师文化,把一种东西做到极致,后世的苹果也是这个德性。福特汽车现在就是T型车。 劳林回答道:“我们跟福特汽车不是一个类型,他们是四缸的,有20马力,速度比我们这款汽车要高一些。” 商人克莱门特脸色微变,因为他看到杨潮稍微皱眉的样子。生怕杨潮不满意。 杨潮叹口气道:“怎么能比不上美国人的汽车呢。” 劳林却道:“杨先生,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主要是城市中的富裕阶层,我们这款车的目标客户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如果是城市中开的话,其实用不着多么快。” 杨潮道:“嗯,有些道理。还有价格呢?” 劳林道:“我们目前定价是500两银子,如果销售量能达到十万辆以上,应该能降低到300两,跟福特汽车价格差不多。” 杨潮皱眉:“性能上比不上福特。价格上却高那么多,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生产汽车,是要有一种使命感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用得起汽车,而不能单单看成一个赚钱的生意,要让中国一代人习惯使用我们的汽车,那么我们才能赢得未来啊。” 劳林连忙解释:“杨先生,其实不能这么说,我们的C型车不是性能比不上福特,我们跟福特的汽车不是同一个类型。” 劳林试图解释汽车型号之间的差别。但这注定是徒劳的,看到杨潮板起脸来,克莱门特连忙上来解释。 “是这样的杨先生,我们这款车呢。是以坚固和耐用著称的,我们要为中国消费者生产最可靠的汽车。当然我们也要跟美国人竞争的,拥有中国庞大的市场,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能够竞争的过美国人。我们会设计更大型的汽车,那种美国人喜欢的大型号汽车。” 克莱门特作为商人显然更会说话。 杨潮点点头:“没错,不要一棵树上吊死。这里是中国,有五万万多人,比欧美人加起来都要多,这个市场是无限的,目前我国保护汽车工业,你们摊上了一个好时代,尽情展现你们的能力,创造一个奇迹吧。即便研发十款汽车,这个市场也能消费的了。” 接着杨潮要求他们带着去了一趟生产车间,流水线生产车间,从美国学习来的生产方法,还得感谢福特,福特研发了流水线之后,并没有向世界隐瞒,福特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大方的允许同行来参观,于是让这种生产技术飞速的推广了。 中国早在战前就引入了流水线生产工艺,战后经济危机,杨潮又让李富安组织技术人员,在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