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 新城开放 (第1/1页)
之后的日子,秦岳和夏宓在家休养,夏瑜又恢复了以前白日锻炼体能熟练套路、晚上去虚拟域增加实战经验的生活,偶尔孩子们也会过来找夏瑜一起玩乐。年年则慢慢减少研究时出成绩的比率,逐渐退出了那些人关注的第一线,直至终于完全退出研究所,开始回家专心履行她的空间与夏瑜双重大管家的职责。 齐荣那边,夏瑜一直等着他出手,却等来了他因为在外争风吃醋而受伤被禁足的消息,夏瑜着实愣住了。这算什么?等了半天就等了这么个结果? 大灾变后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能量冲击的影响,气候有些乱。 前段时间下雪的时候应该9月份的样子,在金陵这边那时应该是正热的时候;如今正是11月份,往年这个时候,正是迎风刺骨的深冬时节。可是这几天天却又渐渐热起来,雪也开始融化了。 这段时间,新城加快了周边山区民众的转移速度,还有很多是雪化后,因为物资稀缺,自行找到新城来的。 新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现有的居住区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量,很多后来的人连想在那些集体宿舍求个床位都不可得,没办法只好在政府划定的区域搭个帐篷或是板房,暂时解决一下。住的地方倒好解决,吃的就困难了。 大灾变后,文明社会秩序毁于一旦,各种经济体和组织也不复存在。没有了这些经济体和组织提供的工作岗位,农业一时半会也恢复不了。也就是说所有人,包括工人,包括农民,包括白领,甚至包括金领,大家都失业了。 现在这个时候,能提供工作岗位的就政府那点位置。而这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新型个人终端的普及,很多基层工作已经完全改为终端自助或是AI智能服务。 剩下的那点稀少的岗位,连第一批先行进驻新城的人都无法满足,更不用说这些后来的了。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就买不了粮食,每天靠着新城食堂的那点免费救济,也就勉强维持个不饿死而已。 这样的情况与人们来新城之前的期望相差太远,因为有之前救济所的先例在,政府不作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开始闹起来。要求政府必须增加工作岗位,解决生活问题。 然而,没用。位置就那么多,总不能明明只需要一个人,却硬是安排两个人吧? 如今,其实各地情况都差不多。周边的人在道路通畅之后都开始向政府兴建的各大新城聚集,僧多粥少,一时矛盾越来越大,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开放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每次向政府询问的时候,得到的回应都是上面正在研究,没人相信这句话,以为这只是政府的托词。长时间等不到消息的人们忍耐不住了,开始聚集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然而他们不知道,政府还真就是在研究。 这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很像又不像,上次是因为历史原因,经济体系重新出发;而这次是因为生态环境变化,所有的,从农业到经济,甚至包括政治体系都要重新摸索,从无到有。 大灾变前的旧体系已经完全不适应如今的社会形态,谁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新城市长办公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