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鸳鸯拆散_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3/3页)

就去左邻右舍转转,倒使得二丫和那些属官娘子们熟络起来的。女人多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就谈得多,再加上彼此有时也是勾心斗角的,便让二丫也对这些人多了些了解。

    二丫一来到这儿便觉得县丞娘子有些敌意。通过这些娘子们遮遮掩掩装无意透露出来信息,二丫才知:自上任县令丁忧后,一直是周县丞代理县务的,县丞娘子便想着若是没人来任职,说不得这个县令就让周县丞任了,故此县丞娘子便把个县太爷的位子看作是自家的囊中物,时不时来内衙打扫卫生,就做着随时搬进来住的美梦。这也是二丫搬进来后发觉这里打扫得特别干净的原因。虽然县丞对李县令抢走了县令一职不服,然她一个妇人也就顶多敢对着二丫说点风凉话,便是当初想给二丫个下马威也没能成功。

    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县丞娘子就是个头脑不清楚的,见人家做官的夫人身边总有几个侍妾侍候着,正巧遇到有人要巴结县丞送了个丫头,她竟然就留下准备着县丞成县令后给夫君做妾,好抬高她自己身份的。如今县丞还是县丞,只是那个丫头已是成了妾。如今她尝到家有妾室的苦头,便想别人也尝尝,没事就说个风凉话。

    教喻娘子倒算是个明白人。只是因她父亲是个秀才,她倒也颇识得几个字。在这个小县城里能识字的人本就不多,她便不免有些清高。等发现二丫也识字,而且看着读了不少的书,便有些不自在,哪知二丫随意捡的丫头也是个识字的,气焰便被打消了不少。

    巡检娘子倒是一直很得二丫的欣赏,虽不善言谈人挺实在,而且因为家境不好很能吃苦,就有些像平安镇的大多妇人一样。

    至于其他的属官娘子就有些乏陈可举。二丫便觉得当初自己所谓的下马威有些蠢,她们那种级别完全没有和她们斗的必要,除了县丞娘子其他人对自己还是很客气的,不过也可能是当时的下马威管用了。总之二丫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若是祖母她们也在就更好了。

    李县令也是记挂着老家的人,得了机会就写了信准备有机会找人捎回去。二丫也给刘夫人写信请过几次安,刘夫人亦有礼物送来。

    等到李县令腊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办公这天的夜里,这年的第二场雪便扬扬洒洒地下了起来。第二日早上起来,雪便封了门,推开门一看整个大地白茫茫一片,二丫起来看到此情景,只觉得心也如这茫茫雪景般开阔了许多,不再如刚记起前事时的患得患失。心中雀跃就和小梅一起在院中堆雪人找雪仗,李县令见此直道糟蹋了如此美景,倒是书琴更像是个闺阁小姐,只文静地去那后院收集了草木上的雪水,要来年沏茶喝。李县令却是私底下告诫二丫不许学她,说是一味的附庸风雅精细太过恐损了福份,二丫听了更是高兴地放了心。

    又了几日便是小年了,如此年货便要置备下了,如此书琴的能干就越发的显现出来,二丫自叹不如,她觉得书琴在这个小县城也真是算是个出挑的女子,因是秀才之女便有些才气做得了红袖添香,又因是小户人家便家务活样样精通,真是上得厨房入得厅堂,真不知将来什么样的人才能匹配得上她。

    二丫的多愁善感倒是惹得小梅和书琴挤兑她说,二小姐这过了年也才十四岁竟是愁起娶嫁来了。气得二丫不想理他们,便独自一人去书房找父亲说话,没想到刚到前院就看到王桐从外面进来,咧着大嘴笑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扬着手中的东西。二丫仔细一看,原来是书信,再看王大哥样子便知是家里来信了,忙迎了上去。

    第二十六章雪夜动静

    第二十六章雪夜动静

    百姓的书信本就是靠着乡邻捎带才行,如今在这边陲小城,距离京城是千里之遥哪有人往这边来往,家书自是更不易得的,所以此时的家书真是抵得上万金。二丫忙跑上前去一把抓住那些信连声问道:“是不是家里来的书信”

    王桐喜笑着点点头,把其中一封书信递给二丫,就快步走到书房说道:“老爷,家里来书信了”

    李县令听了大喜道:“快拿来”又看到女儿手里拿着信正一边看一边走来,便也不顾着平时的形象就挤到女儿身边去看,一边还说道:“我们这才来了几个月,书信就到了。”又看到王桐手中还有书信便要伸手去拿,却不想王桐避了开来说道:“这是孙师爷的”

    孙师爷此时也正看书房内,听了惊喜道:“我家也有书信来”一边忙接了过信就打开看,一看真是自家儿子写的,便也不客套直接回房细品去了。

    李县令看信笺不只一页便要女儿将后面的匀给他看,二丫随手摸出最下面的那一页递给父亲,然后二人又交换着看。信中啰里啰嗦地嘱咐李县令父女二人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凡事不要委屈了自己等等,又说了些那边的一些生活琐事,什么收了多少粮又种了什么庄稼,以及大丫的婚事都准备的极妥当等等。不过也看出家里写这些信时,那些庄户汉子们还没到家,因此在信里也讲道老太太故土难离又恐年岁大了在路上怕出个好歹,便决定不来尉县,在家也好照看大丫,顺便给二丫相看着夫婿,如此便可能只有李夫人母子二人来此。

    倒是此时王桐看信看得合不拢嘴,信中虽也是照旧说些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当差之类的话,却是在最后说了一个喜讯:他们走后一个多月才发现王桐的娘子已是怀孕两个月。二丫在心中暗道侥幸:幸亏当时没让王桐娘子跟着赶路。她虽没生过孩子却也知道这最初几个月最是要紧,太过劳累颠簸对胎儿不利。

    孙师爷也满脸喜色地走过来,说是家中一切都好,又对着王桐贺喜他明年春天就能添个大胖小子。二丫虽明知来年王桐要添个女儿,却仍是向前去恭贺王大哥明年将要喜得贵子。

    倒是李县令问起这书信是何人所捎来的,王桐忙道:“是泽州城中一家姓陈的商户,曾在京城做着生意,恰好回乡过年路经柳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