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将军 不要冲动 (第1/2页)
嘴炮先行,大炮在后,是陈道的一贯作风。⌒菠§萝§小⌒说 通过“德国之声”广播电台里的职业嘴炮高手们,陈道以自己和弗拉索夫中将的名义,向斯大林进行一连串的挑逗、嘲讽与辱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陈道亲自撰稿,弗拉索夫中将说出的那句名言。 “斯大林那个格鲁吉亚屠夫每多活一天,都是对空气的严重污染。” 通过嘴炮拉满仇恨值,陈道开始思考下一步行动,决定赶到前线,就近指挥部队的行动。 毕竟在卡利特瓦河附近,有“荣誉犹太人”步兵军、德国空军第一伞兵军、“帝国元帅”装甲师和101特种空勤团等部队,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指挥这些部队。 苏军反攻的当天凌晨,天还没亮,陈道在一个装甲掷弹兵排的护卫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军,抵达部队在战场上的枢纽地区,马尔基夫卡村。 陈道抵达马尔基夫卡村时,这个村庄已经成为一座大兵营,南方赶来的荣誉犹太人步兵军的部队匆匆穿过村庄,向北方开进。 村庄西北方的机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有飞机起落,运送来成群的伞兵和各种军用物资。 村庄内外更是高射炮林立,修筑有各种防卫工事。 马尔基夫卡村与北面的卡利特瓦河防线直线距离约八十公里,陈道作为最高指挥官,视察过村内的守备情况后,决定赶往前线就近指挥。 俄国人能听到“德国之声”广播电台,自己的部队当然也能听到。 既然自己已经放出狠话,说自己就在卡利特瓦河边,还一脚踢爆铁木辛哥元帅的指挥部,总得去卡利特瓦河边露个面,哪怕是战斗结束后慰问下伤兵,也能鼓舞鼓舞士气,顺带为下一轮嘴炮提供素材。 临近中午,正准备从马尔基夫卡村出发前往卡利特瓦河边与舒马赫少将会合,陈道接到“荣誉犹太人”步兵军军部的报告,大批来自博古恰尔方向的苏军装甲部队,正在对该军下属第一步兵师防御的坎杰米罗夫卡一线发动攻击,攻势很猛烈。 陈道赶往前线,最近的一条路恰好要从坎杰米罗夫卡附近经过。 为了安全,陈道被迫推迟出发时间。 陈道的车队里,自带一辆无线电通讯车,装备有大功率电台和特制的天线。 与舒马赫少将一系列沟通后,陈道得知,“帝国元帅”装甲师已经基本掌握卡利特瓦河防线战斗的主动权,正在发动反攻。 了解到这个情况,陈道停止在马尔基夫卡村村头的等待,果断决定出发。 在马尔基夫卡村村头,陈道并不是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而等待。 “帝国元帅”装甲师跨过顿涅茨河,深入敌后一路北上,在“俄罗斯式的烂路”上急行军超过二百公里,也遇到装甲部队公路行军必然会遇到的难题,那就是装甲车辆的故障问题,尤其是吨位比较大的坦克。 一路急行军,一路上有坦克因为各种故障停车掉队。 占领马尔基夫卡村后,舒马赫少将把“帝国元帅”装甲师的维修工厂留在这里。 维修工厂连夜开工,用拖车把沿途掉队的坦克拉回马尔基夫卡村进行修复。 因为要中途经过战场,陈道和副官们都觉得一个排的兵力太过薄弱,无法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立刻将主意打到村头的战地维修工厂上。 一行人集体坐在村头,一边给维修工们打气,一边就地征集部队。 满怀真情的等待时,陈道很是感慨。 别人是蹲在墙头等红杏,我是蹲在村头等坦克,一点都不浪漫。 陈道等人在村头蹲了有两个小时,抓到四辆刚刚维修好的坦克。 两辆E-40型“黑豹”坦克,一辆四号H型坦克,以及一辆“东风”自行防空炮。 不顾副官们的阻拦,陈道不再等待,带着这支由一个排的装甲掷弹兵,以及四辆坦克组成的卫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