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节 (第3/3页)

意见,看重耳怕得太厉害,忍不住安慰。

    “可是,可是,我、我、我怕我不知道怎么说话啊。”重耳还是怕,大道理好说,具体技术可就不好掌握了。

    “公子,我不是说过了嘛,楚王缺朋友,还缺对手,你呢,放开点,把楚王当大哥就行。哎,对了,想什么就说什么,就跟平时跟兄弟们在一起一样。简单说吧,就是做回你自己。”狐偃老到,到现在,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分析都是正确的。

    “好,做回我自己。”重耳咬牙,赶鸭子上架也要上了。

    需要注明的是,以此次国宴为标志,楚国等于宣布自己的文化重新归属于华夏文化。

    “我们不再是南蛮。”楚成王以实际行动宣布楚国强势进入国际主流社会,从此以后,南蛮不再指楚国,而是指楚国以南。

    楚成王国宴宴请公子重耳一行,楚国自令尹子文以下,基本上政治局委员一级的全数参加。重耳这边,除了跟班的小吏之外,十几个心腹兄弟也都参加。

    按周礼该怎样宴请客人呢史书没有记载。那么,重耳享受的是什么规格的待遇呢史记的说法是“适诸侯礼待之”,国语则是“九献,庭实旅百”。

    有人要问,怎么楚国会玩周礼呢就像土包子突然搞了一顿法国大餐,可能吗

    原来,讨伐宋国之后,楚王率领楚军经过郑国回国,郑文公就给搞了个“九献,庭实旅百”。楚成王觉得挺好,就让人学回来了,现在是现学现用,热炒热卖。

    “九献”是什么意思有史以来,关于“九献”的解释众多,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最高礼遇,因为按照周礼,九就是最大的数字。

    一种说法是,商周时期鼎是用来盛食品的餐具,周朝时周公制礼,规定了严格的列鼎制度,即周朝“藏礼于器”的等级制度:天子即周王享受九鼎的待遇第一鼎用以盛牛rou,叫太牢,以下为羊rou、猪rou、鱼rou、rou脯、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七鼎即少了鲜鱼和鲜腊这两个菜就只有七个鼎。卿大夫第一鼎盛的是羊rou,叫少牢,以下有猪rou、鱼rou、rou脯、肠胃,这样就只享有五个鼎。士只有可怜的三个鼎的待遇,即猪rou、鱼rou、鲜腊。

    所以,重耳受到的是王的待遇,与楚成王平起平坐。

    受宠若惊,对于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来说,只能用受宠若惊来形容了,如果这个时候感激涕零,表达忠心,那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重耳没有。他始终记得狐偃的那句话:做回你自己。

    重耳坦然自若,举止得当,言辞之间既表示感谢和敬重,又不卑躬屈膝。

    晋国人看得发呆,他们没有想到重耳发挥得这么出色。狐偃暗暗在笑,心说小兔崽子还真沉得住气。

    楚国人也看得发呆,想不到这个晋国公子如此沉稳大气,面对楚王应对裕如,不卑不亢。子文暗暗赞叹,心说没见过这样的人,太牛了。成得臣一脸阴沉,他知道,对面的这帮晋国人才是楚国真正的对手。

    酒酣饭饱,大家都放开了腮帮子,喝得高兴,聊得也高兴。楚成王的心情只能用无限好来形容,他太喜欢重耳了,太喜欢对面这帮晋国人了。多少年了,也没有过这种朋友在一起放开了聊天的感觉。

    喝着喝着,楚成王突然想起一个好玩的问题来。

    “公子,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成了国君,你会怎样报答我”楚成王笑着问。问题一出,全场默然。

    这是一个无比刁钻的问题,就像女朋友问你她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一样。怎样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盯着重耳,整个晚上他的表现堪称完美,而这个问题回答不好,整个晚上的表现都要泡汤。

    晋国人都很紧张,而楚国人都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

    重耳不慌不忙,站起来作个揖,坦然说道:“大王的厚爱,俺铭记在心。金银财宝、俊男美女、山珍海味、丝绸桑麻,所有这些好东西吧,大王这里都数不胜数了,晋国那点东西,都是大王不要的甩货,想来想去,实在没什么能报答大王的。”

    得,说来说去,等于没说。

    楚国人都不高兴了,这不是个吃白食的晋国大忽悠吗

    楚成王也不满意,他一定要重耳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接着问:“不行,你一定要有报答我的。”

    现在,这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国宴上,气氛已经非常紧张。

    重耳笑了笑,侧脸去看狐偃,狐偃对他笑笑,点点头,意思是:想什么就说什么。

    “大王,如果托大王的福能够回到晋国,将来不幸有一天楚国和晋国在中原交兵,我会避王三舍。如果大王还不罢休,那么只好手持弓箭,和大王决一死战了。”重耳话音刚落,四座哗然。

    什么叫“避王三舍”春秋时一舍为三十里,这句话就是我会后退九十里避让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楚国人愤怒了,大王这样对你,你竟然说今后要与楚国交战,吃了豹子胆了。

    晋国人畏惧了,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先轸、魏犨等人已经手按剑柄,随时准备保护重耳。

    整个国宴大厅,只有三个人面色坦然。哪三个人楚成王、重耳、狐偃。

    “小兔崽子,真敢说。”狐偃暗中得意。

    楚成王还没有说话,旁边一个人已经腾地站了起来。

    “大王,我们掏心肝子对他们,重耳反而狗咬姜太公那时还没有吕洞宾,只好姜太公代劳,出言不逊,大王,杀了他们。”成得臣提剑而起,他早就想杀了晋国人,总算有借口了。

    “嗳,怎么说话公子言谈得体,恭敬有礼,坦诚直率,充满自信,有什么错这样的人我们要是杀了,天下人都会耻笑我们的。你坐下。”楚成王对成得臣有些恼火,太小心眼了。

    成得臣讨个没趣,坐了下来。

    “公子,来,干一杯,你要说话算数啊,哈哈哈哈。”楚成王大笑,他高兴。

    全场大笑,不同的是,晋国人是开怀大笑,楚国人是皮笑rou不笑。

    第七十五章晋国人在秦国

    楚成王喜欢晋国人,从那之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