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六章 猛虎下山 (第1/2页)
郭嘉口中的“某个野心家”,当然不是在说刘和,而是指的徐州刘备。以郭嘉敏锐的眼光,早就看出刘备前往徐州打得是什么主意,而在他认为,刘备是个既有能力又有野心之人,一旦在徐州站稳了脚跟,今后可能又是一个曹cao,显然不利于刘和的统一大业。 为了对付刘备,郭嘉于是想到了刘备曾经的老师,现任冀州牧卢植。 刘和之所以说郭嘉越来越坏了,是因为卢植的另外一个学生公孙瓒,在卢植出任了冀州牧之后,便被自己的老师逼得铤而走险,结果命丧太行山中。如果再让卢植前往徐州,恐怕刘备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无论从名望和资历来讲,卢植都可以完爆了刘备,只要卢植愿意担任徐州牧这个坐在火山口上的职务,大汉找不到第309章截然相反,他虽然年近花甲,却常有廉颇之志。徐州如今成了四战之地,但也最能考验智慧能力,面对这样的挑战,卢大人绝对不会退缩,只会迎难而上。王允如今困守长安,吃尽了关中各路军阀的苦头,估计心中早有还都洛阳的想法,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向公子开口。若是公子默许他护送少帝东归洛阳,王允自然会投桃报李,让卢大人出任徐州牧。至于卢大人离开冀州之后,谁来接替他的问题,其实最简单不过,现成的人选就在眼前!” 郭嘉的分析一针见血,基本上将卢植和王允的心思全都猜透了,刘和一听就能明白,唯独他说的这个“就在眼前”把刘和搞的有点蒙。刘和问郭嘉:“你的意思是自己想去冀州接任卢植的职位” 郭嘉翻个白眼,没好气地回答:“公子丢给我那么多的事情。我怎么走的开再者说了,以我现在的年纪和资历,出任一郡太守都嫌年轻,出任州牧就更不合适了!” “那你的意思是让子泰去冀州还是让文忧先生去冀州”刘和还是一脸的不解。 “都不是!能够接替卢大人的,唯有公子你本人!” 刘和闻听此言,跳着脚说:“啥你可别给我添乱了9嫌我不够忙碌呀吾父现在就是个甩手掌柜,把什么事情都往我肩上丢,你现在又来撺掇我出任冀州牧,还要不要人活了我若是去了高邑。蓟城这一个大摊子谁来接手再说了,刚才是谁说自己的年纪和资历无法担任州牧的貌似我比你还小一岁,难道我就有资历了” 田畴和李儒等人看着刘和喋喋不休地冲郭嘉抱怨,都是笑而不语。郭嘉则是满脸黑线,好几次想要张口反驳,都被刘和的连珠炮给压制下来。 等刘和抱怨完了,郭嘉慢悠悠地说:“当初我们在洛阳经营的那两年。各种艰辛和不易,公子是亲身感受过的。这两年我们虽然返回了幽州,但洛阳在朱儁、赵温、郑泰等老臣和我们留守的李严、审配和卫觊等人联手治理下。已经恢复了昔日帝都气象。说句惹人非议的话,洛阳能有今日,全靠公子当初力排众议,冒着幽州根基被挖的巨大风险促成!长安城内那群尸位素餐之辈,现在看到洛阳恢复生机了,他们自然想回来摘果子,可若是不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公子岂能答应” “以公子对大汉的功绩,莫说是出任一州之官,便是封王拜相,也不为过!这次王允若想东归洛阳,不仅要同意由卢大人出任徐州牧之职,还得将冀州牧、青州牧的官印一并送到公子手上,这样我们才会吃亏!” 刘和被郭嘉说的有点晕乎乎的,他自己真没想过这些年做的事情竟然得到郭嘉如此之高的评价,现在郭嘉连青州牧都扯进来了,刘和听得更加发懵。 “公子只管开口向王允提要求,等到朝廷真的将旨意颁布下来,你也不必亲自前往高邑赴任,只需将州中大小事务托付给子惠先生即可。当初韩文节在冀州时,子惠先生便是治中,州中大小事务无不熟悉,如今让他再回冀州,不过是轻车熟路而已!” 郭嘉的意思,就是让刘和挂个冀州牧的名头,实际上的政事则完全交给刘惠去做,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则将刘惠提到冀州牧的位置上来。以刘惠这些年来展示的能力和忠诚,出任冀州牧确实是水到渠成,而且若是让他回冀州,更有一种东山再起,衣锦还乡的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