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六章 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第1/1页)
剧本情节在不断推进,剧组中的相关事务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方宇不用管别的事,要么就是跟刘兴章聊聊剧本,要么就是跟董成、张雅他们吹牛打牌。 偶尔剧组中会有人鼓起勇气、跟他要签名或者请教剧本上的问题,方宇表现得很和善,一一满足。 时间慢慢过去。 刘兴章导演的能力不错。 虽说他在业内、不算是那种金牌级别的导演,但他以前拍过的那部,给了他相当多的经验。 起码在处理剧组中的事务时,表现得游刃有余。 另一边,在网络下载和实体唱片两边同时大卖。 表现出来的统治力,不光是体现在各大音乐平台上。 像各种强势霸榜,横扫新歌榜单,这算是比较常见的。 连带着上个月、正处于滞销状态的实体版唱片销量、也被这波cao作带动了起来。 这便是口碑带来的好处。 只要歌曲足够优秀,自然会吸引到更多的听众。 事实上,并非所有喜欢听歌的人,都会成为那位歌手的歌迷粉丝。 他们喜欢听某首歌,可能是单纯喜欢听这首歌而已。 对于歌手本身,不感兴趣。 因此,他们通常是保持理智状态。 晚一段时间听、甚至听都无所谓。 这样的人,是不会因为某位歌手发布了新专辑,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 除非他们自己觉得很好听、值得购买收藏…… 很显然,方宇发布的那种专辑,用或细腻、或优柔、或惆怅、或感伤的中国风唱腔,征服了大批听众。 得到了他们的喜欢。 打榜的目的就在于此。 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首歌的存在。 讲道理,正常听众在打开音乐播放器时,看到榜单上清一色的全是某个人的歌曲,他们的反应会是什么? 要么觉得可能是电脑或手机卡了。 要么觉得是有人在恶意刷榜。 要么……可能是歌曲确实好听,所以有那么多人选择下载收听。 出于人类的猎奇心理,正常听众肯定会点进去,试听一下。 反正试听不用花钱。 如此一来,打榜的目的也达到了。 为的就是增加超量的曝光,吸引大量人群前来围观。 要是能试听的话最好……从娱圈上相关话题的反馈来看,试听下载率的比例特别高。 十个人试听,起码会有三四个人选择下载。 这个试听下载的比例算是非常恐怖了,正常比例的话,应该是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 所以说,方宇对他的那十二首中国风音乐还是挺有自信。 肯定符合大多数人的直面感官和审美。 只要试听了,相信会有相当多比例的人会选择付费购买。 随后在这些选择付费购买的人里面,可能会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再去购买实体专辑收藏。 在这个版权意识特别好的世界,大部分喜欢听歌的人,都不会吝啬这点钱。 在他们的感官中,听歌要花钱是扎根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正是因此,的实体唱片销量呈不断上升阶段,即先前所说的“大爆发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