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波斯语,他听得懂 (第1/1页)
皇宫内,巢元方将慈涧伤兵的情况对王世充做了详细的汇报,包括伤残人数以及残疾府兵的名单,这些残疾的伤兵是应得到抚恤金的,所以就需要巢元方出证明。 巢元方也对这次救治伤兵的过程做了一个总结,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写在了一张纸上呈给了王世充。 王世充坐在龙榻上看着巢元方的总结报告,不停的说“好,不错!” 看了一遍又开始看第二遍,期间还将纸抬高了一些,挡住了自己的手扣了扣鼻子,又说“好,不错!” 看了第三遍时,王世充直起身子问道:“怎么没写死亡人数?” 巢元方笑道:“没死人。” “怎么可能?”王世充不解,每次打仗无论大仗小仗即使当场不死人,回来后一些伤兵也会渐渐死去,这一次竟然没死人,这打的什么仗? “圣上有所不知,这一次是悲田坊的李医师为慈涧捐献了两瓶酒精,这是一种可以防止伤口化脓溃烂的神药,所以才没有死人。” “哦?说来听听,酒精是什么神药?” 王世充天生就是个话痨,此时听说有了神药,更加好奇起来,站起来拉着巢元方的手来到案几前一同坐下,让他讲酒精的事。 王世充做出很亲民的姿态,巢元方却在心里皱了皱眉,因为他知道这只拉他的手刚扣完鼻屎。 “这是悲田坊李木杨医师研制的酒精。” 巢元方大概讲了酒精的来历和李木杨的身份。 王世充知道李木杨身份后,这才想起太子满城围堵陆元子的事,便又开始大骂太子不懂事,又说李渊就是有两个好儿子,而自己两个儿子都不成事。 很快话题又转到了民心上,说他自己如何为国为民cao碎了心,可是就是有些人不理解他,说着说着还声泪俱下了。 两个时辰后,巢元方才离开皇宫,若不是为了交差,他是真不愿意陪王世充聊那些没用的。 在回太医署的路上遇到了医监孟士德。 孟士德是故意等在这里的,看来也是等了很久。 此时二人共同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都是无奈的苦笑。 孟士德说了慈云师太圆寂的事,他是来征求巢元方的意见,太医署也是要去吊唁一下的,同时也说了李木杨设置善款箱的事。 巢元方听完哈哈大笑:“这个李木杨啊,还真会把握机会,由他去吧,咱们没钱给他,也允许他自筹资金,不过,见好就收,千万别太惹人眼红了。” 孟士德也是苦笑道:“疾患司已经眼红了,派去了王助教,据说李木杨没给他一文钱。” “你去告诉甄维,他的胳膊伸的太长了。” 巢元方这话的意思基本上就给这些善款定了性了,否则这个时期的善款基本上都是雁过拔毛的。 悲田庵内来了六名尼姑,都是洛阳城内其它庵里的尼姑,她们是来给慈云师太做法事的。 按照习俗,慈云师太的rou身需要停放五日,待到完全僵硬,再进行焚烧。 还好此时是冬季,尸体不会过早腐烂。 佛教奉行火化,认为将rou体完全烧掉,灵魂才能无牵无挂,得以轮回或升天,所以这将是一场大型的仪式。 王世充为安抚民心,对此事也很重视,相关衙门也派来官员安排一些事务。 礼部来了名祠部司都事,协调礼仪之事,将作监来了名外作监事,负责搭建焚尸台,以及建造一个小型的可以摆放在桌子上的舍利龛,如果慈云师太的尸身烧出舍利子就要放在舍利龛里。 太常寺来的是太医署医监孟士德,孟士德主要是代表太医署对慈云师太的圆寂表示吊唁。 孟士德吊唁过后,也往善款箱里扔了一串钱,然后便与李木杨聊了起来,问及了一些悲田坊的事。 李木杨说了甄维要那些善款的事,孟士德冷笑:“不用理他,疾患司可以负责悲田坊的医术,但真正的监管权还在太医署,他就是看着眼红了,你愿意给可以给他一点,毕竟医疗上他还是你的上级,如果不愿意给就分文不给,他也没什么办法,况且巢太医已经说了,这钱就是你们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