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你到底怎么想的 (第1/1页)
这是向南刚刚刻好的纹饰? 他连忙将那个清末仿制的梅瓶小心地拿了起来,仔仔细细地端详了起来。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华夏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其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 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 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 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 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 仿品通常采用硬器将口沿敲毛,再涂以污垢做旧,冒充“芒口”;或者在没有“芒口”的盘碗口沿上也包上包口。 这只清末仿制的宋代定窑刻花梅瓶,在工艺上比较精湛,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 肩部刻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下部刻上仰花纹,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 如果不是这只刻花梅瓶足底上,有仿制者故意留下的落款,恐怕一般人一时之间也难以分辨真伪。 赵子和将手里的刻花梅瓶缓缓地转了一圈。 这梅瓶如今颈部以上部分已经碎裂了,中间部分也破了一个大洞,之前他就是将这个大洞用石膏配补上,让向南用来练习雕刻纹饰。 此刻,已经凝固的白色石膏上面,出现了一条条深浅不一、曲线婉转的缠枝莲纹,竟和梅瓶原先破损处的纹饰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 如果从远处看去,忽略石膏的白色,这瓶身上的纹饰,已经可以说是非常自然、完整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陶瓷上刻纹?” 赵子和甩了甩脑袋,忽然变得很沮丧。 这么好的学生,这么优秀的学生,居然被别人抢走了! 我摔! …… “老孙,你这里不错嘛!” 刘其正看起来兴致很高,在孙福民的办公室里四处走走看看,又来到窗户边,往外看了看,“哟,窗户外面就是个小花园,呵呵,挺会享受啊!” 孙福民自得地笑了笑,一脸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还是不如刘老哥啊,在魔都逍遥自在,哪里是我这种地方能比的?” “说你胖,你还真喘起来了。” 刘其正抬起手指了指孙福民,失笑一声,接着又正色道,“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那边,现在特聘专家很难搞,主要是特聘专家不用坐班,也没什么责任和义务,纯属名义上的。” “而且,在其他行业里,就曾经出现过有人打着特聘专家旗号招摇撞骗的事,搞得授予单位狼狈不堪,颜面尽失。” “所以,我们魔都博物馆这边,最近一两年都卡得很严格,每年只授予三四个,这次我回去过问了一下,才发现今年的名额都用光了。” 说着,他一脸无奈地看着孙福民,问道,“现在怎么办?” 孙福民一脸淡定,给刘其正倒了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慢慢地喝了一口,这才说道:“这个没事,主要是江易鸿江教授那边怎么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