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碟中碟 (第1/1页)
上谷郡,郡守府内。 耿况与耿弇、叔寿六目相对,盘坐在一张桌案之前,正议论着什么。 “父亲,如今赵缪王欲奉李青山为主,五万精锐唾手可得。再加之盘踞辽西的广阳王以及我们上谷郡,几乎占据了半个幽州。儿以为,我们可以据此平幽州,继而鼎定天下。千里奔袭幽州州府蓟县,刻不容缓,望父亲调兵一万,以儿为主帅,定能成事!”耿弇对着耿况抱拳作揖,信誓旦旦道。 耿况明显有些迟疑,他端起桌上茶杯轻抿一口,欲言又止。 耿弇说的没错,赵缪、广阳二王并在一起,可得十万雄兵。上谷郡有骑兵一万九千、步军四千、新军两万。单从实力上说,如能拿下州牧官印,控制整个幽州,至少有八成把握。 如果真的起事,耿况的故交、渔阳太守也会起兵响应。四方势力相加,足有步军十万四千、骑兵三万四千及新兵两万。上谷郡内铁矿堆积如山,又得单于王城内牛羊粮草无数,后勤补给,完全没有问题。 “善。弇儿,你志比天高。爹此生为尽之功,可全看你了…”耿况抚了抚胡须,轻轻颔首道:“从今尔后,上谷郡所有兵马调度,皆由你全权掌管。爹即刻修书一封,请老友万脩、景丹和你师傅耿纯来。此三人,皆有万夫莫敌之能,可助你成事。” “儿定不负父亲重托!”耿弇双手抱拳一揖,凝声道。 “另外还有渔阳太守彭宠,他账下有两员大将。一者名曰盖延,一者名曰王梁。你可尽用之,定能胜任…”耿况眉头紧锁,有些无奈地道:“爹能帮你的只有这些…剩下的,只能看你自己了…” 耿况所说的这几人,李青山早已垂涎三尺,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中。 万脩,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六位,封造义侯。 景丹,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兴汉五骁将之一,封栎阳侯。 耿纯,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三位,封东光侯。 盖延,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一位,兴汉五骁将之一,封安平侯。 王梁,云台二十八将第十八位,封关内侯。 耿况初不过一编筐篾匠,能做得一方太守,又岂是易与之辈?他饱经世间沧桑,论起识人之能,恐怕便连光武帝刘秀都比之不上。 “爹,儿有一郡之地可起兵。这等处境,远比当年韩信强得多。”耿弇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 “呵呵…韩信…”耿况苦涩一笑,眼眸深处,充斥着无穷忧愁。 韩信…战功赫赫,却功高震主,最终落得个夷灭三族的凄惨下场,连其儿孙都没能留下一个。他耿氏…日后会不会也是这般下场? 耿况的疑虑是很有必要的。 李青山的才能,耿况已经深切体会过。 除掉三大世家、凭一己之力覆灭匈奴帝国、舌战群儒、拿下赵缪王印… 李青山文韬武略,才能远超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唯一不足者,唯有知人善任。很巧,这一点,正是耿况所擅长的。若耿况稍加帮衬,李青山的前途根本不可限量。 按照真实的历史,耿弇谨遵父亲之令。东汉帝国建立、功成名就之后,耿弇于公元37年辞去全国大将军一职,以诸侯身份上朝。光武帝刘秀也看出了耿况的疑虑,为安抚耿弇,扬言‘朕终不使耿弇为淮阴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