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天诀录_四十二章 蓝玉谏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二章 蓝玉谏言 (第1/1页)

    次日,朱元璋接各地锦衣卫密探飞书来报。得知各地诸王依照礼制祭祀,却无人怠慢。心中安慰,看罢手中密信,正要放下,却见脚下还掉落着两封。

    朱元璋拿起一看,乃是燕王和秦王处来的密信。

    看过燕王处来的密信,朱元璋见密信中报:燕王此前食素一月,祭祀当日,斋戒,沐浴更衣,于皇后神位前全天跪守,不曾有一丝怠慢。

    朱元璋看罢,大为感动,叹道:

    “棣儿虽自幼封王与北疆,生性勇猛,尚武好强,不想这粗枝大叶之人竟能如此心细,更如此孝义,实属难得……朕深感安慰……”

    说罢,拿起秦王处密信,见上面只有短短几几句话:

    秦王处,只设神位,秦王行跪拜之礼后离去,查,狎妓彻夜狂欢……

    朱元璋将这封密信拍在案上,气急怒道:

    “如此不孝之子,禽兽不如……禽兽不如!”

    “传蓝玉,命蓝玉赴陕西府带秦王入京……”

    ……

    蓝玉得令后,率众士正要出发,不想竟碰巧遇上太子朱标。

    朱标见蓝玉率众士,以为又有人因胡惟庸之事被牵连其中,赶紧向蓝玉询问。

    当蓝玉告知此行的目的,朱标听罢,大为震惊。忙恳请蓝玉先率众士等候,自己前去替秦王向父皇说情。

    蓝玉一听急道:

    “殿下,万万不可,皇上此番万分震怒,臣劝殿下不可再引火上身……”

    朱标听了,稍加思索,坚决说道:

    “母后崩逝,父皇性情比以往更为暴戾,若此番秦王入京,不知会有怎样的责罚,我这做兄长的岂能袖手旁观……劳烦永昌候稍等片刻,我这就进宫面见父皇……”

    说罢正急着要走,却被蓝玉拦住,朱标不解,却听蓝玉无奈道:

    “殿下有所不知,此前,宣国公之弟李存义被人告发曾参与胡惟庸之乱,皇上念其兄有功于大明,便赦其罪,在崇明之地软禁……”

    蓝玉说着怨声道:

    “这宣国公也是,如此大恩,宣国公竟不曾叩谢天恩,负了皇恩,皇上为此正生气呢,殿下这时候偏偏要进宫替秦王说情,实为不妥……”

    朱标听了却苦道:

    “既如此,就更得去了,宣国公能为兄弟执意说情,我朱标亦为兄长,难道就得无动于衷?”

    蓝玉被朱标一番话说得一时语噤,便不再相劝,看着朱标急着进宫去了。

    蓝玉看着朱标瘦弱单薄的背影,暗自叹道:

    “仁义至极,也是为过啊……”

    突然,一个人高声嚷道:

    “永昌候……”

    蓝玉一惊,心想何人竟敢在这地方如此狂放,闻声看去,见是和将军。

    赶紧上前拉住和将军道:

    “和将军不在不西北守着,跑回京城做什么?”

    “咱老和想皇上了呗……永昌候,那你不在陕西府呆着着,你跑回来干什么?你也想皇上了?”

    蓝玉一听气道:“你……你这个‘和老粗’,整日说话不着边际,小心别让你这大嗓门害你掉了这颗脑袋……”

    不想和将军听了反倒笑道:

    “嘿嘿,永昌候这就不知了,按说几年前咱这脑袋差点就掉了,不过皇上一高兴把咱这脑袋又借给咱了,让咱白用了好几年……嘿嘿,二十军棍换了一颗脑袋,这买卖划算……”

    蓝玉听了故意激他道:

    “那就好说,既然你这脑袋是借的,那这样,咱两进去看皇上若是发怒,也好替太子挡一挡……”

    不想和将军一听,登时斥道:

    “咱这脑袋也是爹娘生的,又不是那地里长的,不去不去……”

    “和将军,我府上有几坛子好酒,可等着和将军前去品鉴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