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不了用钱砸就是! (第1/1页)
走在莫斯科的街头,楚阳已经看到不少国家的幕僚身影,或暗中或光明正大地接触这些高级技术人才。 在他们的重金许诺下,一大批苏维埃高级人才纷纷收拾行囊,拖家带口,踏进了另外一个国度,开启了一段背井离乡之旅。 无人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或许这次离开,他们再也不可能回来,又或许日后的某一天,他们会被声讨,被口诛笔伐,甚至背上叛国的罪名,被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 但那又如何呢? 如果可以,谁愿背井离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问题在于国家根本没给他们活路啊。 国,谁不爱?谁不想爱?然而如果爱国就意味着他们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睡不饱,未来黯淡无光,人生看不到半点希望之时,还要求他们爱国吗? 留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那为何不离开呢?哪怕日后被钉在耻辱架上,那也是日后的事情,不是吗? 至少现在他们不用在苏维埃苦苦煎熬了,不用再担惊受怕,担心某一天会饿死冻死。 楚阳滞留苏维埃两天其实也是带着同样的目的,两天时间里,他不但走遍了莫斯科的每个角落,还特意走访了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汽车厂的所在城市。 说起苏维埃汽车,后世耳熟能详的品牌当然是伏尔加,而伏尔加汽车就源自于高尔基汽车厂。 这是苏维埃最大也最古老的汽车厂,在苏维埃人心中的地位很高。就连普京大帝都高调出席了高尔基汽车厂85周年庆典活动,而且还在高尔基厂宣布要参加18年总统大选决定,并宣传没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和地点了”。 那么,高尔其汽车厂为何在苏维埃人心中有如此地位?普京大帝为何要选择高尔基汽车制造厂这么个地方宣布他的竞选决定? 其中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可能这就要从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历史说起了。 别看八九十年代苏维埃出产的汽车世界闻名,销量冠绝亚欧,但其实,一开始,苏维埃的汽车工业是非常落后的。 十月革命让俄国成为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问题在于当时的俄国工业非常落后,就拿汽车工业来说,整个国内就只有几家手工的汽车装配厂和维修作坊。 相对于美利坚福特T型车早已由于流水线生产而降低成本走入了千家万户,在俄国的大街上看到汽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在社会形态和立场上存在天然的不同与敌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俄国采取包围、封销、干涉等政策,这直接导致俄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缓慢。 但上世纪30年代初期,俄国的汽车工业才迎来了转机。 当时,美国发生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市场动荡、物价大幅波动、失业数量激增。 俄国抓住机会,提出用黄金购买美国的一整套汽车厂。这个汽车厂位于伊利湖卢吉河畔,所以它叫卢吉汽车厂,这个车厂属于福特。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大量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汽车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厂之一。 整座厂包括练钢、轧纲、轮胎、玻璃和汽车各个部分,厂区规模极为宏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