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四旬斋 (第1/1页)
四旬斋的首日必定是星期三,因为天父就是在这一天被自己的门徒所卖,由于这也是骑士团在罗马城内度过的第一个圣灰星期三,往年圣枝瞻礼之上祝圣过的一些树枝枯叶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依然还是从城外的常青树上砍下几根制成十字架焚烧之后作为代替。 信徒们在经历了斋日之前最后的吃喝享乐以及与种种的纵情和放荡后,圣灰节的到来平息了这一切出格的举动,所有人都再次来到了拉特兰圣约翰大殿,接受伯纳德神父用圣灰在前额上划十字,以便使所有的人明白自己的最后结局和自己的躯体将化成的最终状态。 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前日。这就是曾经的那些穷人们非常厌恶的封斋期,所有信仰天父的信徒都不得食用rou食,每天只得使用一餐,以此来纪念天父在传道之前,与旷野之上受着魔鬼的诱惑忍饥挨饿度过的四十个昼夜。 当然,这种故事总是要编的那么的完美和神圣,不过丹妮娅总是觉得罗马正教会在守斋期间不得食用热血动物的rou这件事情上就有些不对,这个时代的欧洲在森林的开垦尚且只是初见端倪,还没有能够达到工业时代的万分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从森林中获得的东西也是人们食物的一个来源,当然,未经领主允许就私自进去采摘是要罚款的。 而渔业呢,似乎在除了四旬斋期间在内陆地区就已经没有多少身影了,因为鱼rou的本身保险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是想要长期储存的话必然是要制作成咸鱼,但是那口味也就可想而知了,也不过是有些味道可以入口而已。 可是一旦到了四旬斋和圣周五,所有信仰着天父的子民也大多都会购买一些写于来守斋以显示自己的虔诚,而这如果汇集起来又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啊,并且将持续整整四十天,欧罗巴大陆上至国王下到农民都不不约而同的去购买它。 虽然说这个想法若是说出来定然会遭到正统教职人员的斥责,不过丹妮娅在脑中还是不自觉的想到,如果这一习惯或者说是规定在起初是因为某些原因被人为的建立起来呢,比如说是某个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渔夫,在某一天因为当天捕猎的鱼大多数都没有卖掉,便和当地教堂里的神父勾结起来干起了这种买卖,毕竟这种事情就属于谁也说不清的事情,也就自然由得丹妮娅在脑子里胡思乱想。 假如将受苦作为一种磨砺自身信仰的斋戒,是为让人从内在和外在上皈依天父,光荣天父的话,那么它的形式就应当因人、因地而异。进一步讲,假如重要的是皈依和光荣天父,那么达至此目标的任何方式都是有益的,不见得非要不吃rou或不吃饱。 保禄宗徒在回答有关能不能吃祭邪神的rou的问题时,明确指出:“食物不能使我们取悦于天主: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反过来也可说吃也无损,保禄并不关心吃或不吃祭rou本身这件事;他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到软弱的人。 “凡事都可行,但不全有益;凡事都可行,但不全助人建树……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做什么,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做。”同样,这种使自己获得自由的禁食与弃绝,而这种自由是相对于自我、信仰和他人的自由,也应该是为对人对己有建树,并为光荣天父。 换言之,一名虔诚的信徒真正该有的斋戒,是那种让他能够从阻止他与信仰、他人和自我建立良好关系的东西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而至于吃什么或不吃什么、吃多或吃少、何时吃何时不吃这种无谓的小事,完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