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3/3页)
料理了,何必弄得这样惊天动地。
齐氏哪里听他的话,叫嚷道:“你知道什么呀,人家来头大着呢,我这好好的上门说软话,不成想人家早摆起了鸿门宴,好大的摆场给我难堪。我今天是被人指着鼻子一顿奚落,你还得意,姓苏的,人家根本没把你瞧在眼里。” 原来付李氏早就知道苏家两口子的盘算,明里暗里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苏家两口子却还死皮赖脸毫不知耻地凑上来。付李氏实在厌烦了,便找了几个平日想好的女人们诉苦,自己扮足了可怜,又送上好处,引得女人们对她同情不已。今日齐氏上门,正好遇到她们在付李氏处做客。齐氏原本想要拉两个帮腔的,谁知被联合起来一顿奚落,羞得差点一头撞死。 好不容易出了大门,越想越气,又想到哪付李氏一个寡妇胆子不小,居然看不懂形势敢与她叫板,定要给她颜色瞧瞧。 苏同标一听,这还得了,他可是苏氏一脉,即便是没落的旁支,旁人见了他也得给三分颜面,这付李氏一介女流,居然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 苏同标一向自傲于自己苏氏一脉的身份。 说道这个,齐氏更是一肚子气:“苏氏苏氏,苏氏多少年前就落寞了,咱们还能借着几十年前威风不成?你那些混得好的苏家人,天高皇帝远的,人家管得着咱们死活?何况就算来个过路的苏家人也是上门混吃混喝了事,这个家还不得靠咱们撑着。” “你说这是什么话!”一听妻子说苏氏的不是,苏同标立刻不乐意了,“无知妇人,苏家门庭你是没有去过,哪是你一个蠢妇能够议论的!想当年我家可是名门氏族,与当今贤妃也是有姻亲的,便是如今,也还有个安国府公子外甥呢。” 齐氏脸一横:“那你到说说,这事儿要怎么了?我可是你的老婆,现在我被人指着鼻子臭骂一顿,你一个男人怎么抬得头来。有本事你给我出气去!” 苏同标一瘪嘴,不说话了,他是想要隔壁付家的院子,可又不想落下欺负寡妇的名声。再怎么说,他可是苏氏一脉,要是辱没了苏氏名声,那可不好了。 齐氏见他不言语,冷笑道:“日日说得好听,怎的轮到正事就没声儿了?还说要振兴门庭,哼,痴心妄想。” “你这蠢妇胡言乱语!”苏同标呸了一声:“你道我跟你这无知妇人一样沉不住气?你可知安国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当北派三大氏族之一,安国府的三爷,也要叫我一声舅舅呢。这小小的青玉县,谁敢不给我几分脸面?” 齐氏眼睛一亮,追问道:“此话当真?” “那可不!”苏同标高傲地扬了扬头,得意道:“说起我那外甥,真真是人中龙凤,小小年纪便出口成诗,很得先生快赞。哎,只可以天妒英才,居然让他早早去了,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 “切!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其实翻白眼。 苏同标急了:“你这话是怎么说的?我那外甥虽然去了,但他到底是安国府三爷。既没有留下儿子,但膝下却还有一位小姐的。再者,虽然没有儿子,却可以在同族中过继的。我听说安国府老夫人最近正要回徐州,此事正好半山一办呢。待那孩儿过继道外甥名下,可不得唤我一声娘舅爷?” “我的老天爷。”齐氏脸上笑开了花:“安国府家公子得舅爷爷,相公你可真不简单。那咱们还等什么?老太太不是要来徐州,咱们赶紧的,得先去等候迎接,千万不能失了礼。再者即使替你外甥过继儿子,咱们也得长长眼,可得挑个出息的……” “这,的确是这个道理。”苏同标琢磨了一下,要是真的能再跟安国府亲近起来,那可是天大的助力。 齐氏更加欢喜,“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女人欢天喜地赞美了丈夫一通,突然又生气起来:“既是这样大的事儿,你为何不早说?安国公夫人要来徐州了,咱们可得准备着,也不晓得老太太喜欢什么,说起来他家那小千金到底多大了?与咱们家悉儿能般配就最好了……” 齐氏絮絮叨叨个没完没了,恨不得立刻敦促丈夫快马加鞭,赶紧将赶去徐州见安国公夫人。 她这一催促,苏同标却犯了难。支支吾吾好半晌方道:“实话说,这事儿我之说以没告诉你,却是有些犯难。我那外甥身份高贵,却不是嫡子,我家与安国公夫人,算是表亲,当年因堂姐生了外甥,很是惹得老夫人生气。”当年那事发生时,他还小,也是听长辈们说的。他那堂姐虽然跟他同辈,年纪却比她大了十几岁,等她去世时,自己还没有及冠。 “这……这道的确不好办了。”齐氏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遭。不过很快她就相同了。 “那也无事,不论老太太怎么想,咱们的外甥是安国府三爷,这总是没差的,咱们去认亲,谁也不能说没理。” 正房不喜庶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若是当家老爷不喜欢庶子,那这庶子便没有什么用,可要是当家老爷喜欢,那便不同了。而且以她多年经验,但凡男人,既然生出了儿子,那定然是十分宠爱的。等她们认了安国府的亲,到是整个青玉县,可不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那你说说,那安国公喜欢不喜欢三爷?” 别说安国公,便是三爷的面儿他也没有见到过。 苏同标支支吾吾:“这……三爷这样出色,安国公定然心中欢喜……” 齐氏一拍手:“这不结了!当家的到底是安国公,咱们不能只顾着安国公夫人的脸面是不是?而且好好的儿子没留下根儿来,安国公心里不晓得多伤心。此时咱们提出来,说不定连安国公都要承咱们的情呢。” 苏同标心中想象来想去,终于还是被妻子说服了。楚家内宅如何,那不是他一个外人关心的,作为舅舅,关心外甥子嗣本就是应该的。任是老夫人来,他也占着理。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立刻觉得自己先前太不周到,于是火急火燎地筹备起来,争取早日到达徐州,见到安国公夫人。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