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炽昭穹_第184章 天子回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天子回銮 (第1/1页)

    林雪崚放缓脚步,胸口有些发热。

    这两年的征战和考验,虽然流血伤痛,却是脱胎换骨的磨练,人生之境再不相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背影的开明和信任。

    轮车上的人生于不幸,却悯怀大度,身不能动,却能除去天子身边的jianian佞,武功全失,却可以不用杀戮而退六万敌军。

    她眼眶温湿,看着莛荟笑盈盈的把轮车转过来,“霄哥哥,林jiejie回来了!”

    邝南霄风貌依旧,脸颊比昏迷时清瘦,眼中透出波澜不惊的欣喜。

    林雪崚心绪如潮,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拜倒,语声微哽,“弟子叩见师父,恭贺师父渡过大劫,醒世回生。”

    邝南霄笑道:“不得了,被你这么一拜,我真觉得自己是行将就木的耄耋了,一路辛苦,快坐。”

    林雪崚在旁边的竹椅子上坐下,莛荟左右寻找,“霄哥哥,圆宝二世呢?”

    衢园的圆宝和老肥一样,成了难民的急粮,丁如海几日前给莛荟带来一只和圆宝花色相近的兔子。

    圆宝二世越狱的本领比圆宝本尊更胜一筹,此刻笼里空空,踪迹全无。

    邝南霄道:“你出去前还在,刚才我没留意,不知它躲到哪儿去了。”

    莛荟撅起嘴,“霄哥哥,人家就离了一会儿,你都不帮忙看着。”

    “小荟,兔子跑去山野里自由自在,不是挺好的?”

    “山里到处都是野兽,要是给狐狸老鹰吃了呢?”

    “它机灵得很,没那么容易被吃掉。”

    两人一来一回的拌嘴,武晖道:“邝夫人,你别急,我去找。”挽起袖子出了门。

    邝南霄皱眉,“小荟,哪有不招待客人,先劳累人家的?”

    莛荟冲他扮个鬼脸,进屋去备饭菜,邝南霄无可奈何的一笑。

    林雪崚忍俊不禁,“霄黯千颜”和以前最大的不同,不是身不能动,而是多了油盐酱醋、小夫小妻的凡尘之气。

    微风吹过,落叶簌簌,她拂去落在邝南霄身上的叶子,帮他盖好薄毯,“师父,你身上还是一点知觉都没有?”

    邝南霄蜷起手指,“起初毫无知觉,现在略有一点,但很僵硬,象冻在冰里,仍是拿不了东西,做不了事,废人一个。”

    林雪崚柔声安慰,“这是好兆,你受那么重的伤,又昏睡两年,自然得一点一滴的恢复。”

    邝南霄轻叹:“我没什么,只是处处辛苦小荟,让她年纪轻轻受此拖累。”

    他不是诉苦,语气十分平淡,眼里却埋着很深的痛楚。

    “师父,你别多想,小荟双亲已逝,哥哥又不在身边,她对你的依赖,并不比你对她少。”

    邝南霄笑着岔开话题,“你辗转万里,好容易回来,怎么净唠这些家长里短。”

    林雪崚娓娓讲述这两年的经历,邝南霄听罢,沉目看着地上摇摆不定的树影。

    “雪崚,灭王郯收西京,并不意味着太平,朝中依然忠jianian并存,各域小乱未息,都有自己的算盘,内政不稳,外危未除,一旦平衡不好,小乱又会变成大乱。两万凛军失踪,北境风云动荡,启明军休闲不了多久。”

    林雪崚默默看着手上的太白指环,“师父,不知为什么,师兄离去时,我心里有很不祥的预感。唉,义军都象他一样,愿为李烮效命,可我到现在仍不知道,让义军背了宫训,成为李烮的突军,是对还是错。”

    武晖拎着兔子跑回院中,“邝夫人,是不是这只?”莛荟探头一瞧,“就是它!”

    她将二世关回笼中,一边招呼大家,一边将邝南霄推进屋内。

    林雪崚对着饭桌搓了搓手,“小猴子,你的厨艺真是一步登天。”

    莛荟笑眼如弯月,“山鸡是荀统领送来的,石尖菜、灰儿菜是我夏天采了腌好的,野木耳是今晨去林子里摘的。”

    这晚莛荟留雪崚过夜,两人挤在一张床上,要是还在衢园,肯定会推推闹闹,说笑通宵,可这回莛荟只粘了一个时辰,便披衣离开,她每晚都要定时照顾邝南霄翻身和起夜,久而久之,脑中就象有个滴漏,准时无误。

    昔日缠人的小猴子变成了尽职尽责的持家女子,世道如此,没有活得轻松的人。

    林雪崚听着山风流水,兽嗥虫鸣,把青衣布偶摸出来放在枕边,侧身一叹,合眼安睡。从几时起,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子成了不可贪求的奢侈。

    承业三年岁末,天子回銮,李烮在城外整军候驾,远处旗杖招展,华盖醒目,天子御辂辚辚而至。

    李壑静坐车中,听着响动,问侍乘的太监:“外面又下雨了?”

    “陛下,晴空万里。”

    李壑呆呆望着帷帘,好象伸手一掀,仍能看到离开西京那天的雨幕。

    粗粗一算,当时随行离京的人,竟有近半再也没能返回,帝都的晴空,他们永远看不到了。

    李壑拭了拭脸颊,衣袖上洇开一道湿痕。

    回程迢迢,他一路都在暗暗发誓,那个懦弱无主的承业帝,已经和王郯的头颅一起腐化成泥,从今以后,他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他也有盛太祖李钺硬朗的血脉,帝王这个角色如同烈马,不想被它掀下来,就只能驾驭它。

    李烮和百官一道护着天子仪仗缓缓入城,进入太极宫。

    李壑步下御辂,环视这个令天下豪杰流血搏命的地方,四周仍然回荡着一波波喊杀,浮现着浓烟火光和剑戟之影。

    各殿经过冲洗和修整,威严依在,只是脚下的石缝中冒着还没来得及清除的枯草,角落还堆放着焦砖碎瓦,给冬日的宫城增添了几分荒凉陌生。

    李壑缓缓踱上台阶,在太极殿外的白玉雕栏前转过身,面向群臣。

    “朕即位三年,承洪业,奉宗庙,以遂群生之和,然而长于深宫,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以致灾祸连绵,外番乱境,贼子乘衅,肆逆滔天,万品失序,九庙震惊。永思厥咎,在朕一人,痛心靦面,悔无所及!今朕痛自刻责,众卿听诫: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当今务在禁苛暴、力本农、兴民利,朕将明兼听,止偏信,力图宏远,颁布新令!”

    百官感泣,拜伏于阶,齐呼万岁。

    次年正月,李壑改元“天复”,一面颁诏安民,犒赏诸军,大赦天下,一面采启新臣,勤政纳谏,更除弊制,并且痛改盛廷奢靡之风,严控用度,朴行简膳,连殿宇的修葺也被置于兴修水利之后。

    短短半年,大盛国土有了上下通达的复苏迹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