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王爷被打了 (第1/2页)
; 李明远自认为是个比较热心肠的人,尤其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拉一把是应该的。 “干爹,你说我们要怎样让匈奴单于跟他们左贤王之间的矛盾最大化呢?”李明远像个狼外婆似的开导道。 “当然是让他们之间打啦,打的越惨越好!”夏侯勇想也不想道。 “对啊,怎样让他们打的非常惨呢?” 夏侯勇耸耸肩“这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他们单于!” “笨啊,我们现在就好比是在隔岸观火,要想把这货烧得更旺,咱们就得想办法往里面加木柴,不能让火灭了。匈奴的左贤王跟单于,只要哪一方处于弱势了,咱们就得给他们援助。不能让其中一方胜出!” “那要是匈奴人反过来团结一致对付咱们呢,那我们不吃亏了!”夏侯勇反驳道。 “怎么可能呢,俩边都杀了这么多人了。这仇恨早就结下了。再者说,这件事其实没那么简单,表面看是头曼父子之间的矛盾,但还夹杂着托斯冒顿兄弟之间的纷争。除非其中一方彻底倒下,不然这事没完,有的闹呢!”李明远自信满满。 夏侯勇在心里一分析,对啊,此言有理。 “那我也不能白帮忙啊,他们得拿东西来换,比如说战马!”夏侯勇颇有举一反三的本事。 “不错,不错,反应敏捷,值得培养!”李明远点头夸奖道。 俩人吹嘘一番后,开始进入正题,李明远向夏侯勇问起了赵信跟他说的押送俘虏进京一事。 “怎么,你打算接这个差事?”夏侯勇诡异的笑道。 “你想哪去了,我吃饱了闲的没事干跑着一圈啊!从这到京城,骑快马还得一个月呢。更别提押送俘虏了。我就是随便问问,有人托我帮忙大听!”李明远急忙否认道。 “谁,谁会托你打听这事?”夏侯勇有些不爽道。 “你见过的,六扇门的赵信!” “他。他关心这事干什么?” “我哪知道,不过根据我的猜测,应该是想跟着押送俘虏的队伍进京,看看能不能混个前程!”李明远淡定道。 “人家都知道削尖了脑袋来挣个名额,你怎么就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夏侯勇恨铁不成钢道。 “要什么反应,我现在混得听好,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美女陪着睡。何必要跟他们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为伍?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李明远摇头晃脑,很是洒脱道。 “哈哈,好,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没打算让你负责押送俘虏!”夏侯勇拍手道。 “对嘛,我就知道干爹英明!李明远无耻道。 “但是,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觉得还是让你走一趟的好!”夏侯勇收起笑容严肃道。 李明远一下子傻眼了,“为什么?” “因为,你智勇双全,是执行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夏侯勇一脸的大义。 “说实话!”李明远冷哼道。 “因为你刚才说我笨。让我很不爽。所以我决定惩治你一下,你不想干的事,我偏要让你干!”夏侯勇洋洋得意道。 “你不能这样,你这是以权谋私,我要抗议!”李明远愤怒了。 夏侯勇不置可否的笑笑,起身边走边得意道,“抗议无效,我就是以权谋私。怎么的,你有意见啊!有意见可以去皇上那告我啊!” 李明远:“你狠!” 当今皇帝自即位以来,一直是内外交困。几十年来,忙着整顿吏治,中央集权。一直没有发起过大规模的对外战役。所以没有什么大规模的献俘仪式,也是大华开国至今,没有在任上举行过献仪式的皇帝。所以。这次的胜利皇帝一定会好好cao办cao办。毕竟人都是要面子的。这也是为什么赵信想尽办法要混进来的原因。 此时的匈奴人并不知道自己数百同胞的悲惨命运,当然他们也是无暇顾及。等到头曼大军开拔到王城下时,城内达禄贡已经把人杀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冒顿才消了气,想阻止一下自己疯狂的儿子。但闻之人已经杀光时,他也没有加以责备,毕竟已经死了一个儿子了,剩下的俩个儿子他就更加宝贵了。 这边杀尽兴了,城外的大军傻眼了。虽说匈奴历史上每一位新单于继位,都会杀点人,但那是为了稳定政群,巩固统治。但眼下您这刚继位,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开始动刀子了,这有点太嚣张了。尤其是老单于还活着呢。 一众出征的王公,得知自己家人被屠,也不用头曼吩咐,哇哇叫着冲上去就打。匈奴的内乱,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发生。 一场大战以匈奴人的仓皇而逃宣布告终,不管怎样,虎贲军终究是胜了。尽管这并不能算是胜利。 跟当初边关告急一样,这次又是凉州的八百里加急派出。只不过这次是告捷,大捷。 “玉门虎贲军浴血奋战,击退匈奴,边关大捷!”信使每路过一个繁华的城市都会吼上一嗓子。老百姓们闻听此言都是微微一愣,随后便是阵阵狂喜。胜了,我们汉人胜了! 很快,边关大捷的消息便在大华境内传开,等到信使赶到京城时,兵部的大佬已经提前数个时辰得到消息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次匈奴人看上去来势汹汹,但是战力也不过如此,这才几天,就垮了?”兵部尚书周安武看着地图叹息道。 一旁的官佐闻言笑道,“看来这夏侯勇领兵确实有一套,连匈奴人在他手上都沾不了什么便宜!” “未必,夏侯勇领兵虽然厉害,但我大华武备积弱已久,他夏侯勇就算本事再大,那也不能有如此改天换地之势,我看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周安武冷哼一声,否决了下属的意见。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下官愚钝,下官愚钝!”官佐原本想拍个马屁,说句好话,但是没想到拍马蹄子上去了,不禁有些尴尬。 对于这些只会谗言媚上的官吏,周安武是没什么好感的。眼下大华的官员,真正为民干事。为君分忧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数考的都是嘴上功夫。但是周安武不能说出来,毕竟他能走到今天,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周泰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时候。只能装傻。 当风尘仆仆的信使将夏侯勇写的捷报呈递安公公,再由他交给给皇上时,赵长青嘴巴都快笑到耳后根了,想也不想,直接说了句,“赏!” 信使再次跪下,“谢皇上隆恩!” “好。好,好!打得好,夏侯勇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这一仗,打出了军威,打出了我大华军队的士气!”赵长青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捷报,激动地眼泪都快下来了。多少年了,他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捷报了。 “皇上。夏侯侯爷是您看中提拔的人,他能有这样的功劳,都是您慧眼识珠!”安公公跟了皇上几十年,当然知道说什么话哄皇上开心。 果不其然,本来就心情大好的赵长青听到这话更是满意,指着安公公的鼻子道,“你啊你。你个老东西就知道说好话哄朕开心!” “奴才说的都是实话,要我说,这最大的功臣非皇上您莫属!”安公公有个特点,说好话时。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反而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这让赵长青反而是更加满意,绝对这老奴才拍马屁都比别人拍的真诚。 “如意,你看看,你看着这奏折,朕看了感觉整个人浑身舒坦!” “奴才不敢,皇上,太祖皇帝早有铁律,后宫内宦不得干政,违者杖毙!奴才就算有天大的胆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