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雪月破题 北境起兵戈 (第2/2页)
多。 云深寺近些年声誉日隆,但主持深居简出,寺内诸多事务均由师弟真海负责。 但越是如此,晋安城内对真如大师的神秘愈发崇敬,由其主持的二年一度的云深法会堪称盛典,神秀峰满山遍野均是各路香客,方圆百里百姓怀着朝圣之心参会,只为一睹大师风采。 含章吃饱饭后沿着寺庙开始四处溜达,今夜星空璀璨,寺内灯火辉煌把半个神秀峰都照亮了,抬头观星,俯察地理。不知不觉走到了寺庙的后山,这里人迹罕至,鸟鸣山幽,远处有茅草屋一间点缀在山崖下,山上溪水汇流于此聚成小型瀑布冲击而下,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积水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潭中时不时有几只鱼儿冒头,茅草屋建在靠近水潭的一边,有老僧一人静坐。 含章本不欲打扰老僧清修,正准备转身离开,不想却飘来一句: “小施主有缘来此,还请前来一叙”。 含章满脸歉意的走上前来问安: “学生无事闲逛至此,打扰大师清修,罪过罪过”。 僧人并未起身,直接问道:“小友此次大考可有收获?” 这话倒真把含章问倒了,不知从何答起。含章盘腿而坐,沉吟片刻:策问篇,破题“文治”吾以‘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上古圣王以文治而名天下岂能无功乎?福兮祸之所伏,然今四境未平,不可不患外敌矣....’ 不想此时,星空中自北方起急速划过一道火光,群星瞬间暗淡,隐没在这璀璨亮丽下,它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天际,在神秀峰的上空如一道赤练般转瞬即逝。 老僧抬头望去,面色古井无波。看了一眼盘坐的少年,嘴里念叨着“荧荧火光,离离乱惑”随手捻过一撮炉中香灰洒在地上,抬起袖子如蒲扇一般扇过,只见香灰大部分吹走飘落在水潭之中,地上留的香灰因风的原因聚拢在一起,形状古怪恰似刚才天上的火光尾巴,在含章的角度看去更像是一把无樱长矛。 老僧入定,一时间两个人就这样对坐无言,大眼瞪小眼。 潺潺水声回荡在这空谷上空,含章自小动手能力就强,贫苦出身自然不讲究繁文缛节。 直接拿起地上的茶壶,走到瀑布下接满水后放在火盆架子上,转身去捡一些干燥的树枝做柴火,等到一壶茶煮开后含章为老僧重新满杯,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 也许是茶香四溢使人回神,老僧拿起杯子慢慢喝掉热茶,但含章喝入口之后顿觉的舌苔苦涩,口腔guntang。 老僧面带微笑说道:“小友吃不惯山中野茶,多喝两杯慢慢会发觉它的妙处。” 此茶初采深绿暗淡,晾晒自然萎凋然后蒸晒,最后堆在相对通风的暗房里,至颜色完全转变成暗黑色即可泡饮,老僧为了方便保存携带,经常派徒儿们一起用模具压制成饼状,方便我出游之时携带,既解渴消暑又能提神醒脑。 “此茶初饮会口感苦涩,稍后回味甘甜,后道茶香更浓,经久耐泡,送小友两块回去品尝。” 含章这连喝带拿的十分过意不去,多次推脱不掉,便问老僧:“不知大师法号,有何需要小子效劳?” 老僧微笑道:“孺子可教也,偶遇小友是缘起,好茶赠与有缘人,小友破题一语,刚巧解开了老衲近些时日的心中困惑,老衲有一言相赠,“能以众正,民从之”。” “学生谨记大师教诲,铭记在心。” 含章心中还想着趁月色尚好,继续游览神秀峰,施一长者拜礼后退出茅屋。 虽然一时无法理解大师的意思,但想着僧道之流,一向神神秘秘倒也见怪不怪了。 最让含章无法忘怀的,还是刚才如赤练般的流星火光,刹那间的绚烂惊艳了整个神秀峰,可惜转瞬即逝,来不及让人好好欣赏便划过天际,不知坠于何方。 这惊艳的天象烙印在了含章脑海,上古时期也有类似情况的天象记载。巫蛊已不显于世,民间记载卷宗大都已经失散。若无能人异士,世间又有几人可解纷繁天象...... 看着远远离去的含章背影,真如久坐不语,闭目沉思。 “吱”,一声鸟鸣打破这短暂的宁静,取过鸟背上的竹筒打开塞子,里面滑落一卷纸:‘北胡十万铁骑南下。’ 真如快速的将信纸扔入火盆中,看着急速卷曲焚烧的信纸,化成灰飞扬于空中,面上无波但心湖中卷起千层浪,该来的果然躲不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